从陈新甲这里得不到答案,崇祯又看向一直没说话的兵部尚书杨嗣昌,问道:“杨爱卿,你有何对策,也说说吧。”
崇祯觉得挺奇怪的,这杨嗣昌一向能言善辩,今天怎么一言不发呢?
杨嗣昌的目光向刘遵宪和侯徇等人瞟了瞟,这才向崇祯一拱手,朗声说道:“皇上,从王越的态度来看,天策军并没有脱离朝廷之意。既然是朝廷的军队,就要接受朝廷调派。臣提议,由兵部、京营各卫和密云总兵唐通等处派出文官和武将,调到天策军任职,加强对天策军的管理。”
杨嗣昌的建议众人一听就明白了,这是要向天策军掺沙子,逐渐架空王家兄弟。
崇祯缓缓点头道:“嗯,杨爱卿的提议甚是稳妥,这件事就交给你们兵部去办。”
接着他又皱着眉头道:“可是王越指使天策军杀害锦衣卫,私自抓捕锦衣卫总旗,又提出如此大逆不道的条件,难道朝廷就不做应对吗?”
崇祯知道雷厉风行解决王越的问题,可能会引起天策军的反弹,可朝廷的脸面也要顾忌。
杨嗣昌微微一笑道:“如刚才刘大人所言,可派一员重臣与王越周旋协调,以麻痹其心。如果天策军最终确定倒向朝廷,王越的问题当然迎刃而解。如若王越从中作梗,阻挠朝廷的安排,我等再采取断然措施!”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缓缓说道:“王越如今官居四品,已经有资格临朝议事了啊……!”最后一个字,他拖音很长,真是意味深长。
在场众人互相对视,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心领神会。
看大家都沉默不言,刘遵宪道:“皇上,诸位大人!现在不难看出,天策军完全有能力夺取京畿之地,以天策军对战建奴所表现的战力,各地勤王之军也很难战胜天策军。所以诸位大人在对待王越的问题上,一定要慎重。再者从王越所提的条件来看,他可并没有不臣之心。”
他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如果王越有取而代之的心思,根本不会提出这样的条件,可能已经带兵进京了,这也是他极力反对朝廷采取过激行为的原因。
崇祯听的满嘴的苦涩,原来不知不觉间王越以及城已经是庞然大物了,自己作为皇帝都要慎重对待。
温体仁冷哼一声道:“正因为如此,王越此人必须及早处置,否则必将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天策军成立才不到一年,那些兵丁将士本就是我大明百姓,心向朝廷者应该不在少数。也许王越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不敢轻举妄动。”
薛国观等人也纷纷建言道:“皇上宜早不宜迟,必须及早应对,否则后患无穷。”
“诸位爱卿,要解决天策军问题,你等可有良策?”崇祯也觉得城近在京畿,天策军一旦不稳,必然危及朱家皇朝的统治,是该采取措施了。
温体仁建言道:“皇上,这有何难?您下一道圣旨,罢免了王家兄弟,将他们削职为民之后,再由朝廷派出官员接收天策军即可!”
刘遵宪立刻反对道:“不可!王家兄弟刚在朝鲜立了大功,而且功勋卓著!朝廷怎可出尔反尔?此次天策军与锦衣卫的冲突,主事者是王越,这与王卓将军何干?”
薛国观皱着眉头道:“此事确实无法牵连到王卓头上,只罢免了王越,也于事无补啊!”
刘遵宪呵的一笑道:“各位大人不要想当然了,即使能够罢免王家兄弟,那城难道不是王家兄弟的吗?天策军已经和城不分彼此,人财物和军需可都来自城。”
“哦,刘爱卿对城如此了解,可有对策?”崇祯现在才知道城和天策军这么特殊,看来要解决这个隐患不似看上去那么简单。
刘遵宪向崇祯拱手道:“皇上,臣以为朝廷不宜对王越采取极端措施,应该派一重臣与王越协商调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