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回 科学家都期待的科幻片(上)

想清楚这一点,他也就放弃了对剧本进行大修的想法,转而把存在的漏洞交给陈旭东和刘慈新这两个科学家,让他们更加自己的剧本,提供几个修改意见就算了。

“接下来,我们讨论如何在镜头里模拟出庞大的宇宙和星际战争的问题。”彭怿辰将目前电影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提了出来。

这个就属于周靖淇负责解决的了。

“彭导,您从去年年底,就将这次电影拍摄的特效技术研发方向交给了我们。经过这半年来的研究,我们初步确定了以下两个方向的拍摄方案。

第一种,就是综合特效投射技术和灯箱显影技术,完成太空和宇宙场景的拍摄。而不是用传统的蓝幕加电脑特效。

通过这两种技术,我们可以完美的解决宇宙空间的景深问题。即便使用3d摄像机进行拍摄,我们依然能让观众看出不同星球之间的不同景深。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观众们只能在大银幕上,看到所有星球都在一个平面上。

这样,给他们带来的感官刺激,可以达到极致。”

周靖淇兴奋的介绍着他们最近研发出来的拍摄技术。

彭怿辰听了也很振奋,笑着问道:“那么星际战争和恒星蛙跳这两种场景,你们想通过什么方法实现。”

周靖淇这时脸色变得有些沉重,

“恒星蛙跳的场景,我们已经找出拍摄的方法了。我们计划使用模型投射技术。先是搭建一个巨大的投影幕墙,然后按照幕墙大小,等比例制造两个巨大的恒星和星际战舰模型。

演员在战舰操作室里进行表演时,可以通过模型战舰的窗户,直接看到外面那巨大的用激光投影设备,在幕墙投射的宇宙和虫洞景象。

而3d摄像机此时在战舰模型里和整个幕墙前,分别放两套。同步进行拍摄。

后期电脑合成的时候,我们再把幕墙上的投影景象替换成进一步细化的超高清版本。满足3d片源的画质需求。

而那个蛙跳时,产生的虫洞,我们按照天文提供的虫洞模型,制作了一个和战舰模型等比例大小的水晶球,球的中心是掏空的,战舰模型可以直接穿越过去。

而虫洞的洞壁上,我们请人画上了清晰的遥远宇宙星系图和星云图。”

彭怿辰听他话里的意思,恒星蛙跳的场景的拍摄难题应该已经解决了。但看他的脸色却不太好。

估计肯定是在拍摄星际战争场面的技术上,出现了问题。

……

“你好,彭导演。我叫刘慈新。”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站在彭怿辰面前,温文尔雅的介绍着自己。

这人就是中科院物理学家陈旭东,刚刚介绍给彭怿辰的天体物理学家。

和陈旭东预料的一样,对方听到是彭怿辰请他来当科幻电影的天体物理学顾问,没有二话,立马就答应接手这项工作了。

彭怿辰火急火燎派了车把人家直接从京都市区接到了影视基地。

只是听到了这个天体物理学家的名字,彭怿辰倒是被搞得愣了一下,心想世界上还有这么巧的事情。

“您好,您好。对不起,我冒昧问一句,您写没写过科幻小说?”彭怿辰问出这句话的时候,感觉自己心跳都快了一拍。

“写科幻小说?我倒是很喜欢看科幻小说。上大学的时候,自己也尝试写过一点,可惜不是那块料,最后还是放弃了。”刘慈新温和的回道。

“哦,是这样啊!那可惜了,可惜了。”彭怿辰砸吧砸吧嘴,惋惜道。

众人也不知道他可惜什么。

大家在特效技术研发中心的会议室里,分宾主落座。

彭怿辰第一个问题就找上了刘慈新。

“刘老师,很感谢您愿意担任我们这部电影的顾问。

刚刚在车上,您应该也看过剧本了。

天体物理上的专业用语我不太懂。

我现在只能告诉你,我想要拍摄一部涉及星际战争和空间跳跃的电影,里面有大量的外星人,而且由大量镜头都是以宇宙为背景的。您看我的剧本里面,有没有什么太大的硬伤和问题……”

彭怿辰指着刘慈新手上的剧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既然准备拍一部严谨的科幻电影,那么电影中就不能出现太大的bug和漏洞。

可是,话没说完,周靖淇就开口打断了他的话。

“绿洋星的这个设定有些问题。”

“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