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娘想了又想,她和男人,还有孩子,有的是力气,若是能有个立脚的地儿,也是好事,便答应下来。
丰娘捎信让丈夫回来一趟,和王家、林家去里正那里立了契书。
一亩荒地,只有七吊钱,两家各圈了两亩,四面围了篱笆,林家种了些菜,王家买了猪和鸡。
林大娘这一窝鸡孵出来,丰娘没留,让老林挑着担子去卖,已经到了晚春,只能再孵一茬小鸡,再晚,就没人买了,林大娘心急如焚,从家里的鸡下的蛋里,挑出一千四百多个鸡蛋,开了五个孵蛋床。
这是个厚道的好女人,唯恐自己一家把东家吃穷了。
林福正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年纪,一顿饭能顶一家人吃,自从他到来,丰娘做饭都换了大锅,林大娘看丰娘一句埋怨都没有,这心里愧疚不已。
燕然这边,看林大娘如此劳累,也是心中不忍,她劝娘亲给林大娘分成:“娘,林大娘孵蛋,大叔去卖,咱也不能把利润全拿了,一千四百多个蛋,也就能孵出一千二百只小鸡,卖四十八贯钱,娘亲不如只收四十六贯钱,多出的都是他们俩的,也不枉大娘辛苦一场。”
孵蛋卖鸡有损耗,利润很难控制,燕然这一招,不仅丰娘的收入有保证,林大娘夫妇若是精心些,也有利可图,更重要的,让林大娘一家充满干劲。
果然,林大娘先是推脱,说是利润就该东家得,最后看丰娘态度坚决,就特别感动,一心扑到孵小鸡的事业上,十几天下来,整个儿人都瘦了一圈。
老林和儿子林福,也感念东家的好,不仅包下喂猪喂鸡砍柴挑水等等全部杂活,还帮着杜家锄地浇水施肥,燕然和娘亲本来忙得脚底板打后脑勺,上路都是小跑的,现在一下子松快起来。
小鸡孵出来,竟然活了近一千三百只,创造了孵蛋成活率最高记录。林大娘夫妇和儿子每人挑个担子出去卖,辛苦了七八天,还剩下三百多个小鸡。
小鸡已经长出小翅膀了,卖贵了没人要,便宜了,白白吃了几天食,有些亏本,丰娘一拍手:“咱不是还想多留些吗?不卖了。”
三百二十只小鸡,四文一个,共十二贯八百文,丰娘又收了林大娘三十三贯钱,其余的就是林家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