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进面对惨烈的战场,同样是老泪纵横。他曾巡抚大同,亲眼见到鞑靼人屠杀大同百姓的一幕。在大明和鞑靼交锋的几十年里,枉死在鞑靼铁骑之下的无辜冤魂不计其数。
可他是朝廷的官员,朝廷的廷议结果没出来之前,他不能让将士们处置达延汗。
身为陛下的心腹,又是一省布政司,他深知京师大小九卿们的想法。军机处的出现,让武官有面对文官的底气。文官虽然不能干涉军权,但想要影响武官们的想法也不是没办法。须知官员和勋贵之间频频联姻。
可是这次围剿达延汗精锐部队的盐池之战,选在朝廷封印期间。陛下绕过军机处和内阁,直接向九边卫所发号施令。
很多人惧怕肆意而为的皇权。
接受鞑靼的臣服,何尝不是让参战将士寒心的举动呢?
但对陛下来说,鞑靼称臣的诱惑力是巨大的。陛下对先帝临死前打算易储耿耿于怀。陛下卯足劲想成为一位好皇帝。论文,很多人在大赞‘弘治中兴’。论武,陛下没有建树。倘若鞑靼臣服,那就不一样了。
“哎,不管如何打败了鞑靼总是好事。”许进这样安慰自己。
可他实在高兴不起来。这一战结束,榆林镇家家户户门前挂白布。他不知道失去儿子、夫君、爹爹的人,如何看待这场胜战。
“布政司大人,屠阁老亲自打电话通知廷议结果。”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快马来报。
一阵寒风吹进左参政的脖子,让他打了个哆嗦。除了寒风,周围将士们的发冷的眼神,也让他直打颤。
许进急道:“快说!”
“陛下明确拒绝鞑靼的投诚国书。下令用达延汗的项上人头祭奠死去的将士。刚刚苏醒的太子已经出发向宁夏赶来,替内行厂向死去的将士们请罪。”左参政一口气说完。
“哇哇哇~”战场一片哭声。
尤其是残存的榆林军,哭得撕心裂肺。
情绪萎靡的达延汗听到这句话,抬起头,朝被愤怒的明军砍死的火筛尸体笑了笑。那是一种解脱般的微笑。
明军损失重大,鞑靼更加惨烈。他的十万好男儿,如今只剩下了四万多人。一半死于和榆林军的拼杀,一半死于明军报复性的杀戮。如果他不主动投降,死的人会更多。
王妃为了他活命,向大明低了头。可他活着又如何?没有精锐铁骑保护的鞑靼,就像濒临死亡的猛狮,连豺狼都敢上前咬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