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同仇敌忾(6)

“我们有个想法,便是里应外合。你们起事的时候,我们必从外部接应,这才事半功倍,同时减少损失,扩大影响。按照这个原则,我们的意思,是在反攻的时候,效果最佳,到那时候,我们必定会从几个方向,同时展开进攻,让敌人应对不暇,这时候,如果咱们在他们的心脏地带起事,一定会造成全局震动,给敌人带来毁灭性打击。”

“妙,”老刘一拍手,“我同意,自古里应外合,是最好的进攻手段,咱们不动便罢,若动起来,必须要动若脱兔,闹他个石破天惊。”

树林里,又活跃起来,大家纷纷抢着发言,一时间,对这个“里应外合”的计划,讨论得沸沸扬扬。

趁着大家讨论,方江退到一边,把陈榆和腊梅,给叫了过来。

“陈榆,腊梅,这里的会议结束以后,你们俩还有个紧急任务。”

“好,没问题,什么任务?”陈榆精神抖擞地说。

“跟着许群,去上海,到那里去和项先生接头。”

项先生自从远赴上海,便一直没有音讯,南京这边的特工们,有时候议论起来,都颇为惦念,现在提起项先生,都不免有些感慨。

陈榆搓了搓手,“好,也不知道项先生在那边,怎么样了。”

这时,树林里,忽然响起一片歌声。

原来,是开会的代表们,经过协商讨论,达成一致,大家心情兴奋,情不自禁,高声唱起《救亡进行曲》来。

“工农兵学商,一齐来救亡,拿起我们的铁锤刀枪……”

歌声在老林里低回宛转,唱得大家都是心潮澎湃,慢慢地,方江、惠姐、陈榆等人也跟着一齐唱起来,大家一起高唱:“……到前线去吧,走上民族解放的战场,脚步合着脚步,肩膀扣着肩膀……”

“好。”

听说方江拒绝了老贾的“提案”,大家都欢呼起来,包括唐老师在内。

老桑歪头思索了一下,对方江说:“方组长,既然谈崩了,若是陆参议等人恼羞成怒,向日本鬼子报告咱们的行动,那会不会……”

“不,也算不上谈崩,”方江微笑道:“对于周佛海之流,以前咱们的策略,无外乎是‘拉’与‘杀’两种办法,一种看法是把他拉入抗日阵营,以壮大我方力量。现在已经证明,这是行不通的,如果真的接受他的提案,结成所谓同盟,派人渗入他们系统,只怕反受其害,受制于人,成为别人左右我们的棋子,任周佛海予取予求,到那时候,咱们必然骑虎难下,左右为难。”

方江的分析,逻辑严谨,层次分明,让旁边众人听得心服口服。

“再有,‘杀’这种办法,就简单了,拿他当敌人,刺刀见红,其实也算不得高明,只不过在抗日战场上,多增加一个敌人罢了。”

“那怎么办?”霍小亮瞪着眼睛问。

“我们采取的策略是‘打’。”

“打?”

“对,我当时对他们的谈判代表老贾,郑重其事,给周佛海下了一道命令。”

“给周佛海下命令?”

“对,我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正式名义,下达正式命令,命令周佛海,听从我们调遣。”

方江的话,声调不高,但说得相当有份量,这几句话,每个字都象是珠落玉盘,掷地有声。

“我把话,给他讲清楚了,很简单,摆在他面前的,就两条路,一是继续做汉奸,战后杀头;二是悄悄听我们安排,战后绕其一命。他的那个什么所谓提案,滑稽可笑,不值一提。他如果识时务,能够表面事敌,暗中为抗日志士服务,那么,饶他一命。如果,他不接受,那么咱们就是敌人,战争时期,对于敌人我们自然不会手软,战争结束以后,也就只有一条路,公审枪毙,遗臭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