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身陨枣子弯

鲁烷率领不足三千人,行至枣子弯。见两边丛林繁茂,正巧有低矮的断崖落于道旁,一时心生一计,若是能在此伏击一场。虽然最终仍旧难逃战败之厄,但是至少能最后的最后,重创白关之敌一回,也算是寥报圣恩,稍解负罪之意吧!

……

卫州郡城,城下败北七日后。一骑飞驰直闯西秦皇都,到了宫门口,马上的传报兵顾不上喘息,便下了马一路急奔至安天殿外。

“报——报!卫州加急军报!”

那传报兵双手托举战报,跪行至安天殿玉阶前。将手中的战报递给下来的内侍后,这才因为一路疾驰,过分疲惫。双眼一花,就往后栽倒过去!

“将这军士送入静室,让他好生修养!”西秦皇一边翻看军报,一边吩咐殿外值守的侍卫。

可是不等那名昏倒的传报兵被抬出安天殿,就见西秦皇凌骞惊怒交集下,从龙椅上一跃而起。

“这……”

一时间凌骞脸色犹如染了一层寒霜,双眼中也时而激愤气怒,时而悲哀沉痛。

殿内的众位大臣,看着龙椅前的西秦皇,纷纷各自猜测了起来。议论声不知不觉间缭绕着安天殿内,也让原本以为是奏捷吉报的众臣,心里升起了一缕不安。

尤其是凌玄逸,细细观察了凌骞的面色后,在看着那跌落在龙案上的军报。一时间心中大致有了答案,也不由得深觉惋惜,更忧心卫州百姓的境况。

“陛下不知,不知燕国公传回的军报,可是军情有变?”左相壮起胆子,看着凌骞那惨变的脸色问道。但其实左相心内多少已经有了几分猜测了,只是身为左相,此时他不得不开口询问罢了。

西秦皇凌骞听到了左相的询问,但是犹自处于震惊中,半响的不知该如何回复。更一时难以接受这样的结果,燕国公,那也是功勋宿老了,可却落得一个如此下场,怎能不让凌骞心中悲痛。

众臣看着凌骞一时无言,也自然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最后还是凌玄逸,大着胆子沉着脸。一步步走上玉阶,高进龙案后,将跌落在案几上的信报拿起来看了看。

“燕国公中计兵败,在卫州郡城城下十五里的枣子弯,设计重创北漠军后,最终孤身死战,力尽而亡!”

卫州郡城城下,燕国公率军已经连续攻城两日。奈何城内北漠人坚守不出,再加上卫州郡城城高墙厚,两日来任由燕国公不断强攻,虽有数次登上城墙,可最终仍旧功亏一篑,最终都无法打开城门。

两日来,不断强攻。不光西秦士兵人困马乏,因为强行攻城,兵员战损极为严重。短短两日时间,受伤的士兵就达道七千余人,彻底无法参战的,也有近四千之数。

看着这一大清早,燕国公再次强催士兵们驾着长梯准备蹬城,一位老将在旁说道:“国公,这样下去不行,士兵们太过疲劳,而且因为一直强攻,战损太大。照这样下去,只怕我们最终反而会落得一个兵尽粮绝的下场!”

“胡说什么!若不尽快拿下郡城,我等便无落脚之地,难道要在野外任由北漠游骑肆意骚扰吗?还有,按说粮草早已该运达营中,何以到了今日还未曾见到,可有派人返回皇都催促?”燕国公怎能不知道,照这么下去,反而会陷入被动。但是事已至此,除了尽快拿下卫州郡城,用作安身之处,若是此时一旦退却,只怕城中的北漠人就会一窝蜂的反追出来。到那时,只怕自己这边就连反击之力都没有了!

再加上补充军中粮草的补给,竟然逾期这么久都未曾送到,士兵们每天都只能早晚各一顿充饥。每顿的稀粥米粒都能数的清了,还有兵器的损耗,在这么下去,别等北漠攻击了,用不了几天就该自己散伙了!

“已经派人返回皇都催促了,只是还没有消息传回!”那名将军回禀过后,便无言退下。

燕国公率领的西秦军,再次强行架起云梯,推动攻城车等物。顶着连日来强攻不下的疲劳和伤病,再次强行攻打卫州郡城。

十余丈高的城墙上,被火油淋得到处都是,一把火后,烧的谁都无法靠近。刚刚架好的云梯,转瞬间就被焚烧的焦黑。还有雷石滚木,北漠这次是准备充足,本该擅长骑战的北漠人,竟然将城防守得如此紧致。

浓烟滚滚而起,卫州郡城内外一片喊杀声跌宕起伏。两军的指挥者,更是站在稍后方,不断的下达着各种命令,随时变换着方式方法,一个拼死攻城,一个尽力防守。

士兵们也是忘乎所以的砍杀着敌人,这一刻谁也无暇多想。只知道不是你死便是我亡,任谁也不敢心存半分不忍之心,但凡遇到敌人,都是往死的整。

“喀嚓——轰隆隆——咔咔——隆隆隆!!!”

原本就纷乱不堪的战场,西秦和北漠双方军士早已杀红了眼。冲天的血气和贯日的杀意,将卫州郡城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用鲜血浸染的一片鲜红。

一霎的雷霆滚滚,昭示着这残酷无情之地,此刻上演的这比野兽还要凶残的狠厉行径。雷鸣阵阵后,便是大雨倾盆而下,本就异常血腥的攻防战,在这泼天的雨势下,更显得苍凉了几分。

“下雨了,好,天助我也!这一下卫州郡城内的北漠人无法利用大火,阻碍我军蹬城了,给本国公加大攻城力度,一定要趁着时间,一举攻上去!”燕国公看到

雨水不断洒落,而且雨势也越来越急,越来越烈。心下十分振奋,几道军令传下,前方的西秦将士们更加的奋力用功了。

“咔——轰隆隆——”不断的雷鸣传来,真的天地都位置颤动。

在这雷鸣之刻,之间从西秦军后房。有一只残军一路急行而来,残军不过百人,一个个军甲残破不堪,面容悲苦慌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