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加执政后发现,作为一个独立国家,乌拉尔王国根本就无法支撑这些财政开支。除非她愿意废除普遍兵役制,采用低军事化管理,否则她的财政只能破产。
但废除中国人投入巨额资金打造的乌拉尔军事制度,奥尔加觉得太可惜了,她的那些俄国籍宫廷顾问们也都一再的反对这一点,认为目前乌拉尔地区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这里容易征召起来的后备部队。
对奥尔加来说,夹在中俄两大国之间的地缘特征,让她不敢采取弱军事化管理方式,除非她真的希望成为朝鲜、安南那种典型的中国附属国,没有任何野心,也没有任何动力。
另外有一个俄国人都不敢直接提的疯狂构想,那就是俄国人希望能利用乌拉尔的军事力量。如果乌拉尔进行总动员,帮助俄国打这场战争,那就万无一失了。
所以加冕之后,奥尔加一直勉励维持乌拉尔地区艰难的财政,单靠乌拉尔的税收显然是无法支撑的,幸好这里的之前是中国领土,不是独立国家,财政很清白,没有任何负债,这比欧洲任何王室或者政府的财政情况都要好。
另外,她跟她政府并不只有这么一个国家,他们还有阿萨姆那个相对富庶,却不需要承担什么军事成本的王国,所以这几个月,奥尔加都是在挪用阿萨姆的税收来负担乌拉尔的财政,可光靠税收依然无法承担。
奥尔加已经在开始进行税制改革了,相比欧洲国家,中国的税率实在是太低了,按照奥尔加的打算,她认为乌拉尔和阿萨姆王国的税率,应该提高到普鲁士那种程度,这才是小国维持军事力量的唯一方式。但文官们普遍反对,这些中国科举出身的官员,对军事化始终很反感。
所以奥尔加被迫走欧洲国家的老路,那就是借债度日。
借债当然是找有钱人借了,谁有钱,当然是商人有钱,在这个地球上至少如此。
所以她之前就跟最大的商业势力沟通过,奥尔加不白借,她会给予对方特权,比如特许他们成立某些领域的垄断公司,对方表示愿意考虑,这次就是来回复的。
来人是一个来自陕西泾阳的富商,姓吴,是山陕会馆的行首,在乌拉尔经营多年,主营茶叶、丝绸和药材。
吴行首说,他们会馆的同仁讨论过,可以借钱给乌拉尔官府,条件是许可他们成立一家钱业公司,不是普通的钱业公司,还得许可他们印刷钞票。
乌拉尔女王奧莉加·尼古拉耶芙娜,从欧洲人的视角来看,毫无疑问是一个美女,后世她的肖像画时常被列入19世纪欧洲十大王室美女之中。
但她并不是一个甘于平淡的女人,她比妹妹亚历山德拉·尼古拉耶芙娜年长三岁,可她却比妹妹晚结婚四年,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历史上她本有机会跟黑森-卡塞尔伯爵成婚,而这个伯爵还是丹麦王位继承人,但她将这个白马王子让给了自己的妹妹。
这谈不上什么大度,作为强国俄罗斯的公主,是不会愁嫁的,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她等待的是更好的联姻对象,但英法那样的大国显然没有机会,她最大的目的,也只是能嫁给一个真正的国王,哪怕只是一个小国的国王。所以历史上她嫁给了符腾堡国王的继承人,卡尔一世。
符腾堡王国的规模,放在欧洲并不算一个小国,她有数百万人口,是德意志邦国中排名靠前的邦国,以斯图加特为中心,境内几十座城市,地理位置在莱茵河流域,交通相对发达,工业水平不错。政治上采取君主立宪制,在上次革命中甚至都没有什么起义,因为他们已经满足了所有革命的要求。
国力也相对强大,在德意志邦国中,仅次于奥地利、普鲁士和巴伐利亚,可以排名第四,拿破仑当年远征俄国的时候,符腾堡可以派遣16000人随同作战,而更强大的普鲁士,也不过派出了两万多人。
符腾堡是一个相对较好的国家,但丈夫绝不是什么良配,卡尔一世十分荒唐,他是一个同性恋者,嫁给这种人,注定不会有什么幸福。历史上奥尔加夫妇一直没有子嗣,她收养了一个侄子。
一个王子的性取向,在开放的欧洲社会中,是不可能隐秘的,奥尔加不可能不知道,但嫁给卡尔,可以让她得到一个国家,所以她不在乎。
所以后来当俄国发现有跟中国联姻的可能时,迅速拒绝了符腾堡这门亲事,当得知中国皇孙也可以得到一个国家,哪怕那个国家她以前听都没听过,是一个位于南亚地区的国家,她也毫不犹豫的接受了。
之后的情况发展更是出乎她的意料,她不但得到了阿萨姆王国,竟然机缘巧合又回到了欧洲,成为新成立的乌拉尔王国的女王。女王,不是王后,她拥有实权。
奥尔加本身就自带俄国王室历史中的强权女性性格,加上又有沙皇派来的别有用心的王室顾问的怂恿,其实她注定要成为叶卡捷琳娜那样的女王。
至于丈夫周淳的荒唐,奥尔加并不在乎。如果她能成为叶卡捷琳娜大帝那样的女王,她也可以荒唐。但她对此不感兴趣,至少目前还不感兴趣,而且在她诞下一个王位继承人之前,即便按照欧洲的传统,她也必须保持专一,确保王子的血统纯正,否则将来会引起麻烦。
乌拉尔的王公很简陋,只是一座临时王宫,过去该地总督的衙门而已,中式建筑,平面结构,不幽深,半开放。
奥尔加喜欢穿行在院中,实际不大的原因,却因为假山和一些曲径回廊的设计,显得层次感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