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节 被征服下的自由

“自由?”斯佩兰斯基露出一个讽刺的神情:“被征服下的自由!”

跟斯佩兰斯基的交谈很不愉快,这个人对自己的使命十分抵触和排斥,让周琅一度担心他可能无法满足中国对俄国未来政治走向的要求。

但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可以确定,只要不是扶持斯佩兰斯基去俄国组建新政府,英法普鲁士等国会向俄国送来他们的政府机构的。

就在昨天,欧洲的消息传来,普鲁士和奥地利都已经向俄国宣战了,理由都很牵强,波兰人突然起义了,两国要求俄国承认波兰的独立,俄国拒绝,于是他们跟波兰签订了同盟协议,派兵进入波兰,跟赶来镇压的俄军爆发了战斗。就好像比利时独立的时候,法国帮助比利时作战一样。

至于这个起义是不是两国暗中策动的,不得而知,反正波兰人中不缺这种人,而且多流亡在普鲁士和奥地利,但发生在俄国最悲催的时候,时机就太巧合了。或者说双方一拍即合,波兰人需要趁着俄国崩溃的良机趁机独立,普鲁士和奥地利需要一场战争瓜分俄国领土。

至于为什么要策动波兰起义,一来是两国需要一个光鲜的理由,二来他们必须堵住法国干涉的借口。至于英国会不会干涉,英国人都自身难保了,就算海军很强,现在还要防御中国海军的威胁,根本不可能用来封锁普鲁士和奥地利。

就在此时,斯佩兰斯基带着一只流亡在中国的政治人物,宣布建立俄国临时政府,对外宣称,新政府将致力于通过和平的方式结束战争。

周琅跟斯佩兰斯基进行了极为激烈的谈判,最后退让一步,接受了斯佩兰斯基的要求,允许罗曼诺夫家族继续统治俄国,甚至不要求俄国更换沙皇,依然由尼古拉一世作为沙皇。

但周琅要求斯佩兰斯基必须真正掌握权力,让俄国政权变得更理智、更和平一些,不要一次一次给人做打手。

事实上这次战争,俄国之所以参加,也不是英国怂恿的结果,所有的政治事件,往往都是合则两利的事情,单纯说谁是谁的打手,是情绪化的表达,不符合逻辑。

俄国跟中国的矛盾,在俄国人成功的恢复了在波兰的权力之后,就上升到了第一位,俄国人不可能接受中国资本控制着俄国的铁路和矿产,也无法接受中国吞并哈萨克,挡住了俄国南下的步伐。俄国一大批精英甚至认为,俄国的头上又套上了鞑靼枷锁。

对中国如此仇视,在这个民族主义崛起的时代,权力过于集中于君王手中的情况下,是很容易爆发战争的。

只是俄国低估了中国的力量,中国常备军数量较少,确实起到了一些迷惑作用,中国一直按照辅兵和战兵组建正规軍队,甚至辅兵一直被认为是二线部队,这让俄国大大低估了中国的动员能力,这个时代,正是一个民族国家纷纷形成的时代,民族战争跟王朝争霸战争最大的不同,就是动员能力的极大提高,中国战国时期,列国动辄全民皆兵,放在大一统的时代,反而做不到了,就是因为一个是民族国家,一个是帝国,动员能力不可同日而语。

欧洲也是如此,拿破仑战争前,谁能想象百万大军的厮杀,拿破仑直接将国家间的战争推高到了百万级别。

俄国人承认他的动员能力不如中国,但俄国战前分析认为,本国可以动员上百万軍队,中国动员的兵力他们认为不会超过三百万,因为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数字,中国人历史上也未曾武装过超过三百万軍队,即便把明朝废弛的军户都算上,也不过两百万軍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