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节 给满清一个承诺

满清的邻国中,边界线最长的无疑是中国,整个东部、北部都跟中国接壤,南部部分靠海,部分和非洲公司接壤,只有西北部地区,跟俄国、奥斯曼帝国和埃及帝国接壤。如果中国不愿意割让本国土地给满清,这让满清不可能在对俄战争中扩大土地。单纯让渡经济利益的话,满清又很难接受,这个国家的政治理念对土地的重视远远胜过经济利益。

结果很遗憾,中国确实不拒绝用自己的部分领土拉拢满清,表示愿意将咸海以西、恩巴河以东直到里海的土地划归满清管辖,这一片土地跟高加索以北,伏尔加河、顿河以南的俄国高加索地区土地面积差不多。中国还愿意将非洲公司管辖下的俾路支地区划归满清,这样满清统治下的波斯和阿富汗的俾路支势力就能统一起来了。

这个答复,周成功远隔万里都能闻出一股浓浓的小农民味道,太小家子气!里海沿岸低地,地势平坦,可是这里深处内陆,降雨稀少,气候干燥,大部分都是荒漠和半荒漠,只能用来养羊。

满清想要的不是用来养羊的草场,这样的草场他们太多了,他们要的是肥沃的耕地。

由于高加索山脉的阻隔,南北高加索的气候截然不同,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到不了南高加索地区,高加索山脉以南属亚热带气候,降雨量超过2000毫米,气候温暖,满清甚至在南高加索引种了游牧民必须的茶叶。

而北高加索地区,由于南方来的暖湿空气被山脉阻挡,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气候普遍在零度以下。但北高加索地区,虽然不如现在满清占领的南高加索适宜农耕,相比里海沿岸还是非常优越的。至少用来种植温带作物没有问题,东部沿里海地区干燥,西部沿黑海地区却是海洋性气候,可以进行农作物的种植。

但中国想要北高加索地区,却只想用哈萨克的里海沿岸荒漠来换,强烈的对比,弄不好会让满清感到羞辱,更不愿意出兵了。

至于俾路支地区,基本上都是山地,只有俾路支游牧部落生活,一直就是非洲公司管辖下最不安定的地方,把这里给满清,更多是在甩包袱。

周成功觉得这样的条件不可能拉拢到满清,也不知道大周朝廷那些尸位素餐的文官,是怎么为国家出谋划策的。周成功觉得,必须给满清其他利益。所以他暂时没有向满清通报中国的态度,而是继续居中协调,他希望中国能给满清一个承诺,在将来发生的满清跟奥斯曼帝国之间的战争中,全力支持满清夺取小亚细亚土地。

如果有这个保证,周成功认为他的游说就成功了一半,因为满清跟奥斯曼帝国的矛盾,已经渐渐开始走向战争的边缘,两国迟早要有一战,而满清并不占绝对优势。

眼前的局势已经日趋明朗,美洲地区已经不可能有什么变化,美国和中国玩的猫腻,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了,在战争状态下,美国棉花竟然都开始输送到中国,重新占领中国市场,指望这两个国家之间继续开战,已经不现实了。

尽管中国軍队还占据着大量美国西部领土,但已经开始收缩,将軍队回撤到了密西西比河沿岸地区,停止了对美国西部腹地大规模的破坏行动。同时中国軍队大量进入加拿大,基本上镇压了加拿大亲英印第安部落,接着沿着加拿大南部向东进军,似乎有攻击圣劳伦斯河地区的迹象。

南亚地区,在缅甸的军事行动基本上也告一段落,缅甸政权被南下的中国軍队制服,现在重新倒向了中国一边,可是在缅甸出现了多个不用族群组成的国家,在靠近中国边境地区建立了克钦国、掸国,跟缅甸贡榜王朝核心地区分开。在缅甸跟暹罗国之间,建立起了面积很小的几个国家,如克耶国、克伦国。在毛淡棉港口所在的孟邦地区,帮助孟族建立孟国。缅甸西北跟阿萨姆、曼尼普尔之间的钦山山脉地带建立了一个钦族人组成的钦国。若开山脉以西地区建立了若开国。

缅甸贡榜王朝保住了伊洛瓦底江流域的核心国土,国王保住了王位。缅甸屈服之后,支持南下的中国軍队驱逐了下缅甸地区的英军。终于开始在印度东部,对印度拥有了实质性的进攻能力。配合西部的非洲公司和锡克軍队的进攻,英属印度被两面夹击,彻底沦入不利局面。

在稳定和平衡了缅甸国内局势之后,中国可以以缅甸为后方展开军事行动,兵部认为从海陆出击成了一个可行的选项,于是决定将本土軍队通过海陆,输送到若开王国,在实兑港登陆,向孟加拉地区进攻。

大周四十年冬(1839年),中国的全面反攻率先从印度开始,中国将从海路保证軍队运输,占大量运力的粮食则就近从盛产稻米的缅甸、暹罗、越南以及中国南洋地区采购,非洲公司从印度河领地也能提供很大一部分。主要运力将用来维持30万人作战的武器弹药,水师自己的运输能力是无法保证的,因此租用了大量航运集团的船队提供支持。

周成功知道,在中国全面进攻之下,英属印度很难支撑太久,一年时间他们恐怕就会崩溃,毕竟英属印度只是一个过于依赖经济作物的殖民地,经过上次战争,英国在这里的统治有所调整,但大方向是不会变的,这里依然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但通过行政划定了一些粮食种植区,保证英属印度的粮食能够自给自足,并且这几年英国人在这里打造了一个以铁路和河运联运的运输网络,所以战争中一直能够保证粮食物资的合理调配,没出现上次那种饥荒引起的大暴动。

但这样脆弱的经济结构,极其脆弱,英国在印度配置了一个中上层统治集团,上层的土邦王公依靠英国的军事保护,下层的保税商人依赖英国的政治保护,但底层民众对英国人的统治并不感恩戴德,往好了说,他们不关心谁统治他们,因为都是一个德性,不会比英国人更好,也不会比英国人更坏,往坏了说,有一大批人对英国人的统治不满,将自己的苦难归咎于英国这个异族的统治。

在这种社会现状下,一旦中国軍队摧毁英国的军事,则土邦王公就会迅速背离英国,一旦摧毁英国的政治,那些包税商也会迅速背离英国。打造了一个完整的中上层统治机构的英属印度,不会出现大厦将倾式的崩溃,但却会一步步丧失对印度的控制。

英俄联军败局已定,只要能说服中国,战争很容易就结束。而中国将主要目的放在摧毁俄国上,那么只要俄国失败,这场战争也就结束了。

让俄国战败,周成功手里有一张王牌,满清帝国的道光皇帝抵御住了各种诱惑,始终保持了克制,但拥兵观望,借口剿灭希瓦汗国这样一个小国,他竟然征召起了一百万大军。

现在俄国败局已定,让满清参战他们很乐意,别人播种、翻地如今到了收获季节,邀请他们去收割,没道理不去。但这是从中国手里虎口夺食,道光是有分寸的,他知道必须事先跟中国进行沟通,划分好各自的利益,以免之后产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