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节 强势君主(2)

在不遗余力的努力下,流入希腊的资金与日俱增。但凡那些愿意办厂的投资者,甚至动用政府的力量帮他们得到心仪位置的土地,强征、拆迁无所不用其极。

短短一年时间,就有上百家棉纺织厂在雅典周边建立起来,其中三分之二都是英国和中国投资者兴建的,英国资本家兴建的更多。本地投资者只有三分之一,而且规模远不如中国和英国工厂那么大。

希腊船东也纷纷投资兴建新的造船厂,或者扩建旧的造船厂,希腊公行和希腊欧洲银行提供了大量的资金。

工业勃兴,除了吸引大量的投资者,也吸引来了大量的贫民,有的是各地的希腊侨民,奥斯曼帝国境内的,黑海沿岸的,甚至希腊政府大量开放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地的斯拉夫人进入希腊,只要他们说希腊语就被认为是希腊人。

这些底层民众来希腊谋生,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等他们定居下来,自我认同为希腊人之后,他们就成了希腊民族的一份子,成为真正的希腊国民。

在战争之后,周成功成功执掌了希腊的绝对权力,他统治下的希腊也焕然一新。

但他很清楚,他的危机并没有结束,他坚信他父亲的判断,希腊处在一个风口浪尖上,要么甘愿做列强的走狗,要么只能抗争。

另外他潜意识中,始终没有放弃跟皇太子竞争的打算,不管皇太子手里的资源比他有多么大的优势,但皇太子在美洲的执政,还是让他感到了压力。

因为随着中国移民在北美超过一千五百万人后,中国已经成为北美地区人口第一大国,比新兴的美国人口稍多,比英属加拿大和魁北克王国更不是一个级数。

此时的北美地区局势十分复杂,中美之间的暗战已经持续了数年,英属加拿大和魁北克王国的关系也十分暧昧。四方都用尽全力希望能提高自己的实力,从而压制住对方。

有中国雄厚的人力资源作为后盾的皇太子似乎渐渐占据上峰,但这未必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平衡被打破了。

此时欧洲公司犹豫了,虽说欧洲公司的官僚们,一向不太在意中小股东的利益,可毕竟是一家商业公司,一些巨头的利益他们可不敢不顾,否则董事会就可以开了他们。希腊铁路修建,注定是一个赔钱货,无论是用中国的铁路做对比,还是以英国的铁路做对比,都肯定无法盈利。向这样一个工程提供资金,而且是以3厘的超低利率,这会引起巨大的争议的,弄不好会倒台很大一批人。

为此经过艰苦的谈判,最后周成功决定将马其顿境内哈尔基季基的金矿交给欧洲公司,作为抵押品。这个金矿历史悠久,亚历山大大帝时代就开始开采,传说这里几千年来开采出了数千万两黄金。

有这个金矿做抵押,欧洲公司觉得风险就小多了,这才答应向希腊融资。

为了得到资金发展,周成功几乎是不惜一切代价,连金矿都能抵押出去,还有什么做不出来呢。

之后他开始强行征地,引起了民怨很大,但他通过官方报纸控制舆论,对民间报纸进行新闻审查,严控舆论工具,用民族大义和国家利益凝聚民心,大大降低了不满情绪的扩散。

当地土地阶层自发性的聚众抵抗,周成功真的敢排除軍队镇压。在掌控了希腊政局后,他表现出来的强硬,在欧洲君主中十分罕见。

强行推动铁路修建,或许主要还是以政治目的为主。但兴建和维修全国各地的旧港口,这就主要是以商业目的为主了。

希腊海岸线漫长,海湾众多,优良海港不计其数。周成功重点打造比雷埃夫斯、塞萨洛尼基,沃洛斯等有发展潜力的港口。

继续大力支持兴办工业企业,一方面引进英国和中国资本,发展希腊的毛纺织工业。同时开始支持发展棉纺织工业,希腊本国的农田不可能用来种植棉花,可是周成功发现,埃及的棉花种植已经有相当规模,由埃及进口棉花,加工成棉纱、棉布,然后转口南欧市场,希腊拥有比英国更优越的地理位置。从埃及到希腊的运费比英国少很多,从希腊到南欧市场的运费同样比英国低廉很多,这就意味着在技术水平和生产成本差不多的情况下,英国从埃及进口棉花加工出口,至少在南欧市场上无法跟希腊竞争。

再说了,由于大航海时代的影响,西欧国家普遍经历过一次价格革命,物价在一百年内攀升了五倍。这就是为什么,英国人用机器生产已经成规模的情况下,却还无法从市场上打败印度手工纺织品,需要依靠英属印度政府的倾斜性税收来压制印度手工纺织业。大航海时代开始后,正是奥斯曼帝国兴起之时,希腊一直被奥斯曼帝国统治,没能从美洲流入西欧的海量金银中获益,也没有出现离谱的价格革命,所以希腊的人工成本更加低廉,在同样使用机器生产的情况下,希腊的成本只会比英国耕地。

在原料运费更低,产品运费更低,生产成本更低的情况下,周成功看不到任何可能,英国人能在地中海周边跟希腊竞争的道理。希腊不但可以利用阿里王朝在埃及大力推行的经济作物棉花的种植良机,甚至可以从印度进口棉花,各种成本都比英国耕地。

在英国接受了大学教育的周成功,知道棉纺织工业是一个比毛纺织工业更庞大的产业,只要埃及能成功打造出一个棉纺织工业,那么基本上养活本国百万人口足够了。

至于其他产业,暂时不用考虑,任期自然发展就好。比如依托航运业的造船工业,依托铁路和纺织工业的机械工业等等,但政府暂时没有余力,也没有必要去发展这些产业。希腊现在甚至连一个本国的军工体系都没有建立起来,改革更多的是在软实力上,比如建立了规范的军校,但武器弹药全部依靠进口,因为打造一个军工体系,对现在的希腊来说,实在是太昂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