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以国家特许发行股票和债券,并给与垄断特权的公司,势力不是一般的个体海商能够比拟的。他们募集了五百万两股份,迅速在拿破仑战争之后的欧洲构架建立了商业网络,开始直接将中国商品运到欧洲,直接在英国、荷兰的商品交易所中拍卖出售;直接将欧洲的商品运送到中国,在广州的商品交易所中拍卖出售。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跟中国的航路重新通畅,他们是第一个获利者。
这个欧洲公司独家享有中国对欧洲贸易的十年特许权,皇帝还给予权力,允许可以代表国家跟欧洲签订外交条约,当然这个权力只局限于欧洲地区,他们在欧洲就可以代表中国。但离开欧洲,他们就只是一家普通的商业公司。这是一个巨大的权力,他们在欧洲可以以国家的名义行动,以国家的名义跟各国接触,签订附和他们公司的条约,中国在欧洲的影响力瞬间转化成了公司的资源。
周琅给他们的最大权力,更加巨大,许可他们在中国到欧洲的航线上,开辟商业基地,他们可以沿着非洲海岸建立商业基地。
未必需要开辟殖民地,因为根据中国与荷兰、葡萄牙签订的条约,他们可以利用这两国的基地,节省了大量的成本,除非某个商业基地能够让他们拥有绝对的优势,否则根本就没有必要直接介入开发。
这样值得投入巨资进行建设的基地,已经不多见了,至少能够替代欧洲殖民地的基地,除了开通苏伊士运河之外,很难找到其他的选项。
根据给他们的授权,如果开辟了苏伊士运河,这条运河将归中国欧洲公司经营和管理。
欧洲公司对开凿苏伊士运河有兴趣吗?恐怕没有一家公司没有兴趣。问题是他们有这个能力吗?
一代雄主艾哈迈德沙死后,阿富汗马上就陷入了混乱状态。他的继任者帖木儿登基,同时坎大哈总督在得到部落贵族的支持下自立为王,阿富汗陷入内乱。帖木儿1793年逝世,之后阿富汗开始分裂,帖木儿共有三十六个儿女,游牧民族的权力交割总是充满血腥,子嗣过多往往是巨大的灾难,奥斯曼人通过让继位君主屠杀所有兄弟保持权力集中,中国通过传统的皇权制度保持稳定。
阿富汗则没有这些保障权力平稳过渡的制度和文化,帖木儿死后,他的第五个儿子扎曼沙在得到贵族们支持继位,成为新国王。然后其他儿子不服,混战开始了。先是帖木儿的长子胡马雍起兵,不久战败。随后马茂德起兵,被扎曼沙击败。扎曼沙不与各部落酋长商议国家大事,重用自己的宰相,试图推行官僚制度。部落首领支持马茂德亦再度反抗,马茂德这次成功。扎曼沙在英国人的帮助下逃往印度。
马茂德的统治并不长,国内政教冲突严重。1803年苏加被拥上王位,他的统治也同样不稳,1809年又被马茂德打败,马茂德重新成为国王。1816年波斯派兵进攻赫拉特。马茂德1818年自此被推翻,然后阿富汗分裂5五个独立君主国。
满清势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入阿富汗的,用中国俗话来说,此时的阿富汗人心思定,加上蒙古部落一直在这里占据较高的权力地位,里应外合,嘉庆迅速控制了阿富汗的局势。当中国和英国解决了印度领土问题之后,突然发现,满清在另一个方向,竟然又跟中国接壤了。
由于满清忙着在阿富汗境内推行八旗制度,暂时无力跟中国起冲突,可是未来就不好说了,因为中国非洲公司控制的白沙瓦,正是阿富汗进出印度的必经之地,如果满清想要继续往南扩张,则双方势力必然发生冲突。
英国人为了制衡中国,已经开始联系满清王朝。
英国人的小动作中国外交部门清清楚楚,一来对满清这个老对手的一举一动理藩院下设的情报机构一直在关注,二来满清王朝自己派人来汇报了情况。
他们跟中国互相派有使臣,保持跟中国的友好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嘉庆的外交战略,不知道他还有没有打回中国,逐鹿中原的想法,但这种韬光养晦战略,确实是最适合的。
英国支持满清在阿富汗立足,提出了通商等要求之外,还支持满清政权继续南下夺取印度河流域,中国非洲公司控制的包括白沙瓦在内的那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