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由巴登、黑森、克莱韦、伯尔升、符腾堡和巴伐利亚则等德意志邦国组成的联盟,马上吓坏了,担心普鲁士的行为会让法国国王迁怒于他们,马上表示他们的忠诚,纷纷向拿破仑募捐军费。还谄媚表示“能够为皇帝提供赢取新的荣耀的机会,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普鲁士也吓坏了,担心拿破仑再一次入侵他们。普鲁士国王撤销了“擅自”行动的约克的职务,并对皇帝保证忠实于联盟,同时却向沙皇暗送秋波,并亲自去了波兰的布雷斯劳,向沙皇解释说普鲁士不会与俄国为敌。
如果拿破仑能就坡下驴,原谅这个被吓破胆的胆小国王的苦衷,只要普鲁士答应可以不让俄军过境,就原谅普鲁士的话,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因为普鲁士人实在是太恐惧他了,被拿破仑打的丢失了一半国土,经济凋敝的厉害,这种情况下,普鲁士君主根本就不敢跟拿破仑开战。
可拿破仑真的打算攻击普鲁士。
现在的拿破仑,处境危急、日益孤立,早年对战争的渴望在他心中再次升腾。战无不胜之时,他并不追求战争;遭受挫败之后,他却渴望新的胜利。他需要修复因失败而受损的荣誉,他需要再一次目睹法国与他自己的声望重新熠熠生辉,因为他需要重新用武力来稳定他的王朝。
所以逼迫普鲁士必须放弃跟俄国的和平条约,重新跟法国站在一起对抗俄国,法国将组建新的軍队,要求他的盟友派出新的軍队,他要重新战胜俄国人。
至此拿破仑都没有考虑过俄国人会打上门来,他还想着反攻过去呢。
但他的另一个盟友,跟他联姻的奥地利撑不住了。
力促拿破仑与奥地利公主婚姻的奥地利首相梅特涅希望法国能在伦敦缔结和约,结束跟英国和俄国的战争状态,奥地利布伯纳伯爵来到巴黎,向拿破仑提出和平的建议,因为维也纳现在无兵可派,却又不能拒绝皇帝的要求。连被拿破仑囚禁过的教皇都提议,跟俄国在波兰的维斯杜拉河畔签订条约。
只要拿破仑同意,他刚刚败退会法国时,他是有机会跟其他国家和平相处的。法国前政要塔列朗在他公开的庇护所里笑道:“时候已到,拿破仑皇帝将成为法兰西国王。”此时谁也没想过要逼迫拿破仑退位。
可拿破仑不接受跟普鲁士、奥地利这样的国家相对平等,他要当皇帝,而不是国王。
于是他的态度,让普鲁士承受不住,选择了站在俄国一边,加入了反法同盟。
即便普鲁士、俄国和英国组建了反法同盟,拿破仑本来还是有机会赢的,因为欧洲的另一个大国奥地利跟法国联姻,也更看好拿破仑的军事才华。
但拿破仑拒绝了奥地利。
周琅觉得俄国人真是疯了。
在中国压境的情况下,他们竟然敢真的加入反法同盟,并提供十万軍队(历史上是十五万),周琅再一次觉得中国似乎被小瞧了。
周琅还觉得拿破仑也疯了。
损失了大量老兵的形势下,他竟然不试图使用外交和政治手段先稳住局势,依然对他那些盟友以武力恫吓。
其实主要是信息来源断绝,让欧洲的消息传入不畅,周琅根本不知道许多细节,如果他知道了,他会认为俄国和法国人疯的更厉害。
其实俄国有明智的人,指挥俄军击退拿破仑的俄国统帅库图佐夫就很理智,在击退拿破仑之后,他向皇帝建议的,不是继续跟法国作战,而是利用击败法国的机会,跟法国签订和平条约。
虽然打垮了拿破仑的五十万大军,可是俄军也损失了三分之二,冰天雪地中的战斗,俄国人也吃不消。跟法国签订和平条约之后,尽管跟中国也恢复和平,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但沙皇的眼睛已经看向了巴黎,那个让人人都迷醉的城市,他想当巴黎的征服者。俄国人崇敬了几百年的西方文明中心,现在他触手可及,他怎么可能放弃。
于是他把库图佐夫留在了俄国,自己带领軍队向西,让库图佐夫去战胜东方的野蛮人,就好像拿破仑进攻也过之前,也是让库图佐夫去击败奥斯曼帝国,库图佐夫这种人,就是用来干这种脏活的,那种光鲜亮丽的功业,应该是亚历山大这样的君主去承担的。
所以俄国人本有希望避免一场与自己国力不符的战争,不过俄国从英国哪里得到了一千万英镑的援助,英国人如此慷慨,是因为实在没有办法了,俄国不参加,其他国家根本就没有胆量对抗拿破仑,于是英国难得的大方了一次,不过规定给俄国的援助,只能从英国采购军火,所以英国一次性卖给了俄国十万只褐贝斯,以及大量的服装。这笔钱对英国軍队来说不够用,但足够沙皇装备他那简陋的农奴士兵了。
于是在俄国人的逼迫下,普鲁士第一个站出来响应反法同盟,并且号召所有的德意志民资联合起来对抗法国。
而拿破仑本有机会让普鲁士保持中立,甚至继续跟自己结盟的,可他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方法,不是向普鲁士示好,而是继续威胁对方。
拿破仑从俄国败逃回国,情况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坏,他是损失了五十多万大军,但问题是其中一半都是欧洲其他国家的仆从军,有普鲁士軍队,奥地利軍队,和莱茵同盟的軍队,甚至有荷兰人和意大利人。
真正的法军只有二十来万,这么点兵力法国难道损失不起?
所以一次失败,并不足以打击拿破仑的帝国。
但此时普鲁士等国开始进行小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