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华在门口守着,听青柠一说,面上惊讶之色一闪而过。
“青柠姑姑,您等着,我进去给您问问。”
李益华恭恭敬敬,给青柠了个回话后,闪身进了御书房,没一会儿就出来,笑容更加恭敬:
“青柠姑姑,您先回去,万岁说处理完他亲自过永寿宫,给几位老夫人解闷。”
上官太后听了回禀,笑笑没说话。
冯氏颌首:“万岁还是那么孝敬。”
得亏永明帝跟自己亲妈不和睦,否则上官太后在后宫,真是夹缝求生存。
众人也没等多大会儿,永明帝就来了。
冯氏和平津侯太夫人忙行了礼,坐下后,平津侯太夫人笑言:“万岁可别怪罪我们这些老太太,越老越不知规矩。”
都说进了宫,要闭上嘴巴关上耳朵禁锢心。
可都是人,人就有好奇心,哪个儿能管的住?
更别说冯氏自幼爱看热闹,一辈子热闹看过来,也没哪个皇帝拿她说事。
平津侯太夫人,也是如此。
可以说,大楚朝的皇室贵女们,都有这么一颗八卦的心。
不见安然公主,才那么点年纪,到处寻着热闹看。
大楚皇室,对此倒也宽容,不似北齐整个皇室都死气沉沉。
永明帝也不以为意,毕竟萧家的事,都被闹到公堂,满京城全知道,也不是什么秘密。
他何不做个好人,满足老太太们的好奇心呢。
“皇帝,”上官太后笑道:“那个杜筱玖,真的不是萧家的女儿?
吕氏虽然不满六十,好歹也曾是二品诰命,难道真要按照律法秋后问斩?”
她只捡女人们感兴趣的话题问,巧妙避开了萧乾暗地里那些事。
永明帝就喜欢上官太后识趣,可比自己亲娘,聪明太多。
他张嘴就要回答,突然外面有人报:“皇后娘娘拜见太后娘娘!”
永明帝的脸,顿时拉了下去。
上官太后似笑非笑:“她不是护国寺祈福去了,来的倒挺快。”
京兆尹衙门的事情,长了翅膀一样,随着归家的围观百姓,一路飞遍全京城。
密切关注这件事的上官太后,自然也知晓了。
“杜筱玖,竟然不是萧家女?”
纵然上官太后叱咤宫廷十多年,也鲜少听见这等乌龙。
贵族血统,不容置疑,谁能想到萧家竟然认错了孩子,果然根基浅薄。
永寿宫的大殿中,魏国公老太君冯氏、平津侯太夫人也在座。
听见上官太后发此感叹,冯氏捏着小巧的茶盏,扭头问平津侯太夫人:
“绾绾,怎么听说那天满月宴,你最后跟吕氏打了起来?”
平津侯太夫人垂着头,正想自己的心事,并没有听见冯氏问话。
冯氏连问了两遍,上官太后都被惊动了,满屋子的人全看向平津侯太夫人。
平津侯太夫人终于回过神,强笑着说道:“回太后、老太君,是云姐看不惯吕氏下人嚣张,动了手。”
“我就说,这谣言传的不靠谱。”冯氏说道:“你出身金贵,怎能跟那种人动手。”
“寒门出身的夫人,京里多的是,吕氏这也是特例,咱们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人。”平津侯太夫人缓缓说道: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杜姑娘竟然不是梁秀秀的女儿,真是可惜了。”
上官太后闻言,轻飘飘看了平津侯太夫人一眼,笑道:“怎么可惜?”
平津侯太夫人默了默:“当年平津老侯爷,在外花心,差点将一个风尘女子接进府中;
若不是梁秀秀帮忙,估计今天的平津侯府,就热闹了。”
说起这事,她心里就来气。
平津侯太夫人也是武将家出事,脾气倔强,不会讨好人。
平津老侯爷作为武将,爱的其实是温婉可人的女子,自然就不太喜欢平津侯太夫人。
他在外面有了白莲花,还是那种地方出身,对方花样繁多,让兴武出身的老侯爷直呼过瘾。
再去面对自己家里的母老虎,他就百般看不惯。
平津侯太夫人带着人上门砸,结果被平津老侯爷一脚踢在心窝。
若不是梁秀秀恰好经过,帮着她一起怼平津老侯爷,估计平津侯太夫人真的会玉石俱焚了。
后来梁秀秀劝解她,既然不能和离,就照顾好孩子,活出自己的精彩。
是家里丫鬟不够好看,还是戏班的戏不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