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主导这事的胤祦也有这种情况,他后院的西林觉罗格格娘家就向国库借过银子,足足有五万两。甚至于三福晋舒穆禄明玉娘家也借了,不过只有一千两,估计就和诺敏的阿玛一样,就是意思一下不被孤立。
那可能有人要问,是哪个孤儿,竟然能在这事上独善其身?
不是别人正是胤禌童鞋。
勤嫔苏氏的娘家是文臣,有着文人的傲骨,贪不贪污不知道,反正苏家没去借过银子。胤禌自己被诺敏提点过,他又有诺敏给的补贴,光过日子还是能过得十分滋润的,胤禌也没什么大志向,自然不会多去生事。又因为身子骨不好,又娶了一个蒙古福晋,也没几个大臣依附在他身边,现在倒不用管谁。
然后就是胤禌的后院,十一福晋博尔济吉特氏的阿玛是蒙古郡王,完全是狗大户,压根不用去借国库银子,而且天高皇帝远的,想借也没地方去借。而另外一个侍妾,诺敏专门挑的本分老实的,一家人都是本分老实的,在日子过得下去的情况下,也没去借国库银子。
所以胤禌是真轻松,以前他当吃瓜群众,现在依然当着吃瓜群众。
见众人将奏折都看了,皇上开口问道:“都看了,都有什么想法,说起来听听。”
这……
说不追缴,肯定不行,三千万两银子呀,任凭谁看见都觉得异常沉重。
可要说追缴,先不说难度的事情。自己的亲朋好友都在名单上,尤其是像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褆那样背后有无数势力支撑的人,要是他们同意了这事,这不是逼他们自绝于人?
那日后,还有谁会支持他们?
他们还怎么和别人争!
因此,御书房一瞬间安静了下来,没人想做出头鸟。
过了一会儿,还是没人开口,皇上直接点名“太子你是怎么想的。”
“汗阿玛,儿臣觉得这国库欠银自然是要追缴的。”太子胤礽开口道,在大是大非上太子胤礽被皇上教的很好,还是知道什么才是正确选择。而且太子胤礽是储君,在他心里大清的一切未来都是他的,国库也是他的,现在这些人借了银子不还,就等于在他身上割肉,霸占他的银子,太子胤礽自然不愿意他是支持追缴国库欠银的,只是……
支持归支持,太子胤礽却不想做得罪的事,因此表面了自己的态度后,太子胤礽就不说话了。
一下子屋子里又安静了下来。
皇上见状眼色一闪,没说什么,直接将目光放在了大阿哥胤褆身上“老大你的想法了?”
大阿哥胤褆虽然比起其他兄弟来智商情商稍微有些不足,但他又不是傻子,这种事情当然是要支持追缴了,皇上的态度已经表明了一切,而且足足三千万两的国库欠银也的确吓了大阿哥胤褆一跳。大阿哥胤褆可是想扯下太子胤礽自己成为东宫太子,自然不可能明目张胆的和皇上作对,只是他和太子胤礽是一个心思,支持这事但不想得罪人。
其他阿哥也不傻,被皇上问到,一个两个都是支持的,甚至于用自己名义借国库银子的几位阿哥还表示,自己马上就去筹款偿还国库银子。
至于强烈抵制坚决欠债不还?
呵,这可是封建社会。
皇上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