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七章 河套征伐战(四)

蜀汉的复兴 混吃等死 1528 字 11个月前

“将军,这些蛮夷做得是不是太过了?我们要不要管一管?”

说这话的,是关彝的学生李翔。说起来,他小时候也是在武陵大山里挣扎求活,生存环境也是极为恶劣。但是再怎么恶劣,各个寨子之间再怎么互相厮杀。一般也是只杀青壮,对老弱妇孺极少动手啊。

“呵呵呵,李校尉,怎么管?管不过来的。”接话的不是文鸯,而是另一个李庠:“我们这一支氐人虽然主要从事农耕,但几十年下来也和这些游牧民经常打交道。草原之上,缺的不是人,而是草场。这河套打下来之后,各个部族是要把本部落迁徙到这里来放牧的。留这么多人干什么?”

“嗯,玄序说得好。这些事情,与我们无关。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吧。我们只要这些牛羊。本将出兵的时候,大司马也只强调了这里的牛羊要输入关中缓解饥荒,可没跟本将说要这里的人口。”

“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乞伏部里应该是有汉民的……来啊,派出斥候,跟随各个异族首领。用汉话招呼,就说双手抱头跪地者免死!”

“诺!”

西元268年十一月十七日,文鸯军一战而下乞伏部冬季宿营地。

战斗的时间很短,但杀戮的时间却很长。以秃发部为首的异族联军们,一开始是在宿营地里集中在一起进行追杀。后来随着乞伏部的牧民们骑上骏马四散逃跑,联军里的各个部族也自发的分成多个小分队进行追杀。这样惨烈的杀戮,一直持续到了十一月二十日。各支部队才回到了原先的宿营地重新集合。

在这次杀戮中,文鸯原先埋下的两枚闲棋都有着极大的收获。北路的文虎拦下了四处逃窜的乞伏部牧民中最大的一支,到底是没有杀俘的习惯。所以这一支两万余人的队伍,在向文虎投降后,居然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而最大的惊喜来自在黄河东岸埋伏的结鹿部等四个小部落。他们居然抓住了乘坐羊皮筏子渡过黄河逃难的乞伏佑邻。

……

“平北将军,下官幸不辱命,所有物资、牲畜、俘虏已经全部统计完毕。”

战事结束了很久,但这么多的物资要清点,那可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文鸯把这堆事情一股脑的甩给了皇甫宁:不然大司马派你一个文官跟着我们来干啥?不就是做这么的么。

然后从十一月二十日起,皇甫宁带着他的幕僚,统帅着民夫里面脑袋还算聪慧,能够识数的几百人,以及部分乞伏部没有被砍死的牧奴一直忙活了七天。总算拿出了一个大概的物资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