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零章 关中的复苏(四)

蜀汉的复兴 混吃等死 1532 字 11个月前

“善,诸位。本官的意思,在今年的最后两个月以及明年的前两个月,共四个月的时间里,重新疏浚关中的各条沟渠!”

所谓关中平原,其实是一块被秦岭、陇山、黄土高原所包裹的狭长河谷盆地。在这块盆地里,平原、台原、谷地诸多地形错综复杂。

关中的水源,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渭河。渭河从陇山汹涌而来,进入关中平原后水面变宽,流速变缓。横穿整个关中平原。是关中最大的水源。关中平原其实就是渭河中下游的河谷盆地。

第二部分,是来自秦岭之上,由南向北流淌的诸多河流。比如武功水、骆谷水、芒水、涝水等。

第三部分,则来自黄土高原,由北向南流淌的河流。最大的一条当然是泾河。此外还有汧水、漆水、洛河等。

需要说明的是,后面两个部分的诸多河流,其最终基本上都是汇入渭河。可以说,整个关中水系,也基本可以简称为渭河水系。

说了这么多,其实画张图就更直观:先在白纸中央划一条横向直线(渭河),然后在这条直线的上下两边各划几条竖向直线(南北诸多河流)。这就是最简单的关中天然水系。

在这天然的水系中,毫无疑问,渭河沿岸的土地是基本不会因为干旱而苦恼的。可问题在于,一方面渭河沿河的土地和整个关中平原比起来占比极低,另一方面是:其他地方的旱灾会引发蝗灾。蝗灾一起,渭河沿岸的土地上,庄稼长得再好也是白搭。

而且关中的水源中,来自于秦岭的河流还好——这个时代的秦岭植被保存非常完好。来自秦岭的河流水流量充沛,含沙量也比较低。但是来自黄土高原的河流就不太好了:含沙量偏大不说,水量大的时候容易形成洪涝,水量小的时候又容易断流。

最后,到底是处于中国的西北地区。这块地方的降雨量其实一直都不是很充足。所以,关中地区的灌溉系统,如果不加以人工改造,纯粹运用天然水系进行灌溉,剩下的就是靠天吃饭的话。所谓的关中千里沃野,是产不出多少粮食的。

但是,关中这个地方,是秦帝国和西汉帝国的肇业根基。两朝的统治者对这里的农业生产都极为重视。两朝都花了极大的力气对这里的天然水系进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