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 战争与和平(九)

蜀汉的复兴 混吃等死 1602 字 11个月前

你们这些所谓的“追求自然派”全tm都弱爆了,你们居然嘴里说“自然”,那就还是落到了“有”的下乘。在我看来,这些东西全都是不存在的,连自然都不存在,那就是彻底的“无!”

李密说的这两首偈语,当然来自穿越者。穿越者借鉴的,当然是来自于唐代高僧惠能。

汉末三国时代,佛教已经传入中国上百年了。但这个时代的佛教,还在缓慢的适应中国的国情:比如中国人的祖先崇拜情节,就是佛教本身的教义所没有的。因此,此时的佛教在中国还没有多大的影响。

佛教在中国的兴盛,要到了五胡乱华时期,一方面他适应了中国的国情,自我做出了调节和改变。另一方面吸收了魏晋玄学的辩证精华,使得自身更有逻辑性(逼格再次提升)。同时由于那个年代惨烈的战乱,使得普通百姓急需精神信仰。各国统治者也需要佛教来稳定统治因此大力推广……如此种种,才使得佛教在中国走向兴旺。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一个意思:李密借助穿越者的优势,拿着玄学发展到顶峰的东西,来吊打玄学初兴时代的这群傻鸟!这群所谓的名士们,不跪了才怪!

果然,在李密说出这两句偈语后,不光是任恺,在场的所有名士们,全都激动得不可自抑。更有不少年轻一点的名士,纷纷起身对着李密鞠躬:“听令伯一席言,获益终身。请李师受我等一拜!”

“呵呵呵,不敢当。诸位,李密也不过拾人牙慧而已。”

“先达者为师,李师不必过谦,还请李师再为我等解惑。敢问李师,若是菩提非树,明镜非台,那这一颗心当是何物?”

“不敢为诸位大贤之师。关于元褒所问,密想请反问诸位一句。诸位,现在冬夜风大,外面的旗杆上大旗烈烈飞舞。敢问,是风动还是旗动呢?”

“当然是旗在动,不,是风动,不,不不不……”

“呵呵呵,诸位,在李密看来,非是风动,也不是旗动,而是心动。”

逼格再一次拔高了,这一下子连贾充都惊诧的站起身来对着李密鞠躬致意了。

“还好当初太守传授我这些东西之前反复给我讲了很多实例。否则我自己都会沉迷于这些虚幻的东西而无法自拔。可这些无聊的论题对于解决实际事务有个屁用啊!也好,你们就继续在贵无的大道上滚下去吧。需知这‘心外无物’的概念一旦提出,你们这些名士们,恐怕就更加狂放不羁了。”

正当李密自己陷入沉思的时候,在场的曹魏名士们已经是双目发红。有些城府不深的小年轻已经是泪眼婆娑,嘴里都喃喃的念叨着“朝闻道夕死足矣”之类的话语。

当大家再次对着李密集体鞠躬致意之后,李密还礼。然后慨然长叹了一声道:“诸位,虽说心外无物,但李密今日是着相了。需知,庄子言,不言而善应。老子言,辩不若默。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世间的至理大道,若是真能用嘴讲出来,那就不是大道了。言尽于此,李密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