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好说。来,进来拿个凳子,咱坐到外头晒着太阳说。”老大爷很热情的招呼我道。
搬了两个凳子,就坐在老大爷他家门口,晒着太阳。老大爷自己拿着烟袋锅,抽了起来。
老大爷吐了口烟,说:“咱这东大村,历史可长咧,三千多年的历史。”
于是老大爷就滔滔不绝的从西周都城丰京、镐京开始,一直讲到了民国,我掏出本子在一旁记录。
“大爷,那咱这村子外来的人一定不少吧?咱这原来都是都城,有没有南方人嫁到咱这片的?”我将话题引到外来人口上。
“有,多得很。主要是两个地方的,一个是浙江的,一个是福建的。相传是老早以前,当时的一任丞相娶了个浙江的媳妇,随后这媳妇家的浙江亲戚,都跑来跟着享受荣华富贵;福建的是嫁给当时的一个大将军。过去人么,族里头有一个人大富大贵,基本上其他亲戚投靠过来。”老大爷说。
“现在人也差不多。”我笑着接话。
“那咱村子,一直都是浙江和福建的女子嫁过来的?到现在也是么?”我又问道。
“那没有。福建的人,到明清之后就没有人嫁过来咧。其他地方的现在还有人嫁过来。”老大爷透露出了一条重要信息。
我急忙追问道:“福建人为啥明清后就没有嫁过来的?”
老大爷向周围看了看,说:“这个不能说,谁一说,他屋就要倒霉。娃,你不敢问,对你不好。”
这就对了,我要的就是这个。既然老大爷不愿意说,那我就将推测说一说,如果老大爷正想告诉我,我说的对他肯定会点头。这俗话说得好,点头yes摇头no,英语就是顺口溜。
“那这是因为出过啥事情?”我问道。
老大爷还真是跟我心有灵犀,依然是看了看周围,冲我点点头。我顿时就来了精神,这下有戏!
“福建女子死到这儿,然后出了邪乎事?”我又试探道。
老大爷点点头,拿起烟袋锅在墙上磕了磕。
“老大爷,我再问您,她名字三个字,姓是个草字头,后面俩字是一样的?”
既然人家忌讳,我不敢直接说薛莺莺的名字。
“嗯,嗯。”老大爷低声点头。
突然一阵阴风吹来,差点把老大爷从凳子上吹下来,我连忙扶老大爷进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