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林飞计划,军户每一家都要出一个军人,免除三成到五成赋税,拥有各种优先权,也是林飞麾下荣耀集团。
古代军人地位低下,更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说法,就说明了古代对军人的歧视,如此一来,军人没有荣誉感,没有保家卫国的决心,又怎能奢望这样的军队有战斗力。
明朝军户地位低下,导致卫所制度,这个开国时期,让朱元璋横扫天下,养活大规模军队的制度,到了明朝末年,已经成了奇葩。
各个将领根本不敢靠卫所军打仗,只能够培养家丁,而家丁人数毕竟有着限制,小规模的战斗还好,但是到了大规模战斗之时,就导致指挥不灵,出现各种问题,这才导致区区建奴都可以越过长城,在明朝内地抢劫,最后大摇大摆的回去。
军人乃是国之柱石,枪杆子里出政权,林飞既然要改变明末乱世,那么自然要建设一支强军,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大军。
因而军户在他的麾下,有着种种荣耀优待,非民户可比。
林飞大规模开垦荒地,最终精挑细选,才是得到军户五十二户,民户一百一十六户,每年耕种四六分成,其余别无,而军户每家至少有一人当兵,可以免除三成到五成的赋税,只是这一点,就让军人家庭负担大幅度降低。
不过能够成为军户的家庭,却是少之又少,当政策推出,让不少民户都后悔不已。
一方面是有些人顾虑重重,不愿意充当军户,因而选拔军人之时,许多人都是藏拙的,没有发挥出实力。
而另外一方面自然是他们自身条件不足了。
若是自身不足还好说,他们也没有太大的后悔,只是羡慕这些军户,可是自己本身可以选上,但是因为藏拙而失去了军户的身份,这就让这些人后悔不已了。
虽说林飞只征收一次赋税,不过赋税可是要上交六成,这出一个当兵的,就减少三成赋税,也就是少交一点八成的赋税,这个比例就大了。
而且这只是保底而已,若是有立功等情况,还可以减免更多,如此一来,怎能不让他们后悔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