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阁赶紧摇手:“哪儿能让艺术家们住这里,村里能住的地方多的是。都去我家吧,那里环境不错,又清静,有利于创作。”
董丽霞笑道:“说起来是一个村子,其实条件比我们城里好多了。行,反正这几天还是捋思路开脑洞,不急着和你们表演队见面。”
李君阁笑道:“嗯,还有一个事情要讨论。”
董丽霞问道:“什么事情?”
李君阁说道:“这事情不能光靠大家用爱发电啊,你们想走买断还是走分成?”
董丽霞:“……”
李方玉:“……”
童逸:“……”
众人一齐送走副厅长,李君阁带着客人们回到体仁园。
家里常有陌生客人来,一住就好几个月,这种状态奶奶和老爸老妈都已经习惯了。
当晚家里人聚齐,董丽霞就拉着阿音打量:“阿音这身段,应该会跳舞吧?”
阿音笑道:“董阿姨,我只会我们苗家的舞蹈。”
董丽霞笑道:“就是要你们苗家的舞蹈元素,那阿音你也要随叫随到。”
阿音说道:“没问题,我们现在基本也是网络办公,去村委主要还是照顾乡亲们的习惯,他们喜欢来村委面对面交流,您随时叫我我随时回来。”
当晚几人开始分解剧本,将整个剧本分解为《逐鹿之战》,《颠沛流离》,《悬天之寨》,《葬礼》,《祖樱之恋》,《耕读传家》,《世外桃源》,《跑山汉子》,《苗女多娇》,《获救定情》,《闯通关》,《私奔》,《族长上山》,《认亲和解》,《汉苗大婚》,《共庆丰收》整整十六个部分。
董丽霞抚掌笑道:“没想到内容如此丰富!平均一个段落七分钟,这就是一百分钟的大戏啊!”
第八百四十一章书籍和歌剧
副厅长笑道:“没问题的,我们组织了最强的力量,这不是给你搬来救兵了吗?来我给你介绍,这位是省歌舞团的董丽霞董团长,国家一级舞蹈演员,表演艺术家;这位是川音教授,著名作曲家李方玉;这位是舞美设计师童逸。至于其它服装,导演,编剧,民俗顾问,历史顾问,你们自己就是专家级,我们就不班门弄斧了!”
作曲家李方玉也是个妙人,笑道:“其实作曲家李家沟也有专家级,《蜀山》的背景音乐恢弘大气,深沉隽永,姚瑜宁女士的音乐素养之高,我们其实是难忘其项背的,少不得还要多多讨教啊。”
李君阁赶紧谦逊:“不敢不敢,老堂嫂这个暑假才回得来,而且她台湾人,对我们的民族音乐不一定了解,还得靠我们自己才行。那我们是去祠堂见见四爷爷和老伯,还是先去村委那边开个讨论会?”
副厅长说道:“讨论会你们和董团长商量着来就行,我专业都丢了十几年,就不外行指挥内行了,再说厅里事情也多,今天我就是送大家来的,下午就得回去。还是先去探望你四爷爷和老伯吧。”
于是一行人便登上观光车,前往祠堂见四爷爷和老伯。
四爷爷刚讲完课,正在和老伯一起规划宗史的事务,一人拿书,一人敲键盘,仙眉茶摆在一边,倒是悠然自得。
见到乌泱泱一群人过来,两人便起身迎接,等李君阁引荐完毕,阿音和梁慧丽也到了。
众人坐下叙话,副厅长说道:“现在大家又开始重新重视起国学来,不管是专业研究的也好,作为兴趣爱好的也好,很多经典句子又重新开始引用。在民族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国学作为文化复兴的重要标志,对于唤起文化自觉,恢复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认同,增强道德标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李君阁就在心里暗自腹诽,看看人家这套话说的,句句不离文化,果然是文化厅的高官。
老伯点头道:“其实对于一个已经完全稳定的社会结构来说,国学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加强这种稳定性,这是古已证明的,不过如果时逢动乱,那就不够看了,还是要因时而异。”
四爷爷摆摆手:“扯远了,话说回来,我其实对最近的一些趋势有些担心。凡事过热了都不好,带着投机的心理学国学,这不是扯淡吗?这门学问需要真正爱进去,才有心思静下来研究。”
“我听说公交车里如今都在播放唐诗歌曲了?光会死背有什么用?‘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离离’二字什么意思?出典何处?代表什么情绪?这些老师在课堂上为什么不讲?光叫孩子背,孩子能背出花儿来?简单讲讲字面意思,就能让孩子理解其深刻含义?”
“明明可以同《黍离》一起学习,难易结合,顺便教育孩子珍爱和平体惜民生,从小培育悲悯之心,这么好的机会怎么就白白放过呢?这盲教哑学,做给谁看呢?”
副厅长有些不好接话,顿了一下说道:“这个……李老,我知道你教小孩子理解诗词,从来都不是一次只教一首,都是用几首诗相互串讲相互应证,但是也要请你理解,不是我们所有的教师都有您这信手拈来的水平。”
“正因为有了这些乱象的苗头,才有了我们这次专程拜访。您老的课程我可是虚心拜领过,家里孩子也爱学,是真正从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起步,让他们完全理解深刻记忆,孩子说你的课上教的东西,他从来不用刻意背诵记忆,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很多。”
“最关键的,是你教会了他们一套独立学习和掌握国学知识的正确方法,可以说只要认真听过你的课的孩子,对国学的兴趣都会大增,对这门看似高深难以入手的学问,似乎很容易就能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