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济对是否趁机除掉李傕,本来心里就很矛盾,此刻听到贾诩这么说,立即意识到虽然李傕已经被打败了,但此刻并非除掉他的最好时机。便虚心地向贾诩请教:“文和,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处置?”
虽说贾诩以前曾经给李傕、郭汜等人出谋划策,不过自从两人在长安城外展开混战之后,贾诩对两人就死了心。他的心里和张绣一样,也恨不得立即除掉李傕,可目前他们只知道冀州军攻占了郿坞,但郭汜却去向不明,因此他觉得在此刻,还不宜将李傕除掉,因此他劝说张济:“不管怎么说,将军昔日都是李傕的部下。如今他落难来投,将军理应出城相迎。”
该如何处置李傕,张济一直就拿不定主意,此刻听到贾诩建议他出城相迎,便站起身说道:“既然文和如此说,那本将军就亲自出城去迎接李大司马。”
“叔父!”张绣听到张济想出城去迎接李傕,心有不甘,还想继续再劝,但却被张济抬手制止了。
“行了,本将军的主意已定,你不必再劝。”张济大声地吩咐道:“都随本将军去迎接大司马。”
等在城门口的亲兵队长,见报讯的都伯迟迟不归,心里不禁有些慌乱起来。他深怕张济也像守门的都伯一样,不买李傕的账。要是对方让都伯回来杀掉自己,到时自己就只能坐以待毙了。有心要逃吧,却看到周围刀枪林立,弘农的兵士个个都用警惕的目光盯着自己,一旦自己有什么异动,势必会被乱刃分尸。
就在他灰心绝望之际,忽然听到城内的街道上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随后他便看到张济带着一群人正策马朝城门而来。
过了没多久,张济来到了城门口。他一眼就认出了李傕的亲兵队长,便策马过来问道:“大司马如今人在何处?”
再说李傕逃出了郿坞之后,就一路向西。等逃到天明,他回头一看,身边只剩下了四五十骑。想到自己的近十万兵马,如今居然只剩下这么点人,不禁悲从心起。
看到李傕一脸悲戚的样子,他手下的亲兵队长连忙相劝:“大司马,胜败乃是兵家常事。这次虽然被赵云和叛贼张宠打败了。但只要我们回到西凉,重新招兵买马,要不了多久,便又能拉起一支大军。”
李傕望着自己的部下说道:“这次逃得匆忙,不曾携带干粮。此去西凉路途遥远,沿途又没有村落可以补充食物,我等恐怕难以回到西凉。”
亲兵队长小心翼翼地说:“大司马,我们不如去弘农投张济吧?”
“去投奔张济?”听到亲兵队长的提议,李傕不禁犹豫起来,他想到当初自己设计杀掉樊稠时,若不是郭汜相劝,张济可能也被自己所杀。这事想必张济是心知肚明,自己去投奔他,谁知道他会不会落井下石,趁机除掉自己呢?
见李傕沉默不语,作为亲自参与了斩杀樊稠行动的亲兵队长,他接着对李傕说:“大司马,不管怎么说,你都是朝廷任命的大司马,张济不过是镇东将军,谅他也不敢对您下毒手。”
亲兵队长的话说服了李傕,他的心里很明白,虽然去弘农有一定的危险,但总比这样匆忙地逃回西凉强。要知道千里迢迢,沿途又得不到任何的补给,就算没人追杀自己,自己一行人也有可能会饿死在路上。
想到这里,李傕点了点头,吩咐说:“调头前往弘农。”
在路上走了一天后,终于来到距离弘农二十里远的地方。看到弘农城已经在望了,李傕的心里又变得不踏实起来,他始终担心张济会对自己不利,于是叫过了亲兵队长,对他说道:“你带两人进城,去告诉张济,就说本大司马已经到了弘农城外,看看他有什么反应。”亲兵队长答应一声,随后带着两名比较机灵的骑兵,策马赶往了弘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