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桩事情,一直是他心头大憾,本想等到腾出手来,便要再奏请试行一回。
若非时机不对,换一个场合,叫他知道邕州在此时机套用自己总结的保甲章程,拿来维持兵丁、巡铺不在的巡卫之职,还有极好的效果,正是自家章程的坐正,自当是只有夸赞,复又心中暗暗自得的。
可却不是这个时候!
这要自己怎么说?
说邕州不适合保甲吗?那将来如何能推行天下?不是自家打自家的脸吗?
黄昭亮的脸忍不住阴沉下来。
抄劄是不好再提了,没看到顾延章递上来的折子,不好一一对应来挑毛病,他只能另想其余办法。
黄昭亮想了想,勉强又道:“臣见邕州来报,那疫病营中消耗人力极多,顾延章一心求功,不顾靡费,只行此歪道……”
他才落音,赵芮已是将手中奏章又翻过一页,先看一眼,复又回道:“黄卿,邕州疫病营所有人力,除却巡卫兵丁,尽是动用州中百姓,其中过半老妇,又有老弱孤寡,不少还是病者家人,如此行事,一则当为照顾病患,二则亦是节省赈济之粮,并无半点耗费劳力之举。”
黄昭亮今次说一句,立时被堵一句,对方反应之快,言辞之巧妙,简直叫他以为上头坐着的不是从前那一个赵芮,而是垂帘时常常把自己骂得话都回不上来的张太后套了人皮脸面假扮的。
他颇有些不信邪,顿了顿,又道:“纵然这些先不论,梁炯乃是罪魁,徐茂更是奸逆,张定崖,顾延章二人亲行平叛,却叫此二人走脱,如此罪责,如何能赎?”
然则他话一落音,赵芮已是立时强调道:“梁炯已是被俯首的亲信给杀了,剁成碎肉!并未走脱!至于徐茂……其时正在广源州,到底同国中不同,张、顾二人能不费一兵一卒,将叛军收服,无论多少过错,已是都能功过相抵!”
赵芮抬起头,往下看了黄昭亮一眼,道:“顾延章自邕州奏事,自言那抄劄只为济民,不能做更正五丁田亩簿所用,也非虚言谎报,只为省粮秣故,是以只抄劄人丁、田亩、老幼等七桩事体,所有耗时,不过区区五日,亦有安排施粥济民,黄卿,如此行事,朕甚以为然。”
黄昭亮面色微变,却是并不退却,他听得赵芮说那一句“不能做更正五丁田亩簿所用”,心中已是有了底,硬声道:“陛下,邕州城军民死伤甚重,回回发来的奏折都说人手不够——若非如此,流内铨也不会急急给十余名选人任了官,发遣过去!此时百废待兴,处处都要人,顾延章还另行抄劄之事,还不能做其余之用,这般主次不分,靡费人力,亦非正举。”
他戾气逼人地又补了一句,道:“臣以为,顾延章此举不妥!”
天子说一声“朕深以为然”,只是天子以为而已,并不代表天子以为的,就一定是正理。
事实上,两府之中哪一个权臣不是踩着天子的头上来的。
不抓着赵芮的错处从头喷到尾,喷得他战战兢兢,收回成命,自认自错,哪里有资格做什么宰辅?
若是样样依着天子的心意行事,要宰相来作甚?
天下,可从来都不是姓赵的天下!是士大夫之天下,是百姓之天下!
黄昭亮丝毫不惧,他不看赵芮,却是侧了侧头,看着一旁的范尧臣。
——天子惯来好糊弄,口才更是寻常,脑子也转不过来,只要当面对质,不给他反应的时间,从来都是几个老臣的手下败将,黄昭亮是半点不放在心上的。
他在意的只是范尧臣与孙卞。
若是这两个人当真联手起来对付自己,他得小心应对。
然而这一回,他还没有等到范尧臣嘴唇张合,却是听得一人道:“……此事顾延章已做解释,其时邕州常平仓中仅有粮秣九万石,若是一日两轮施粥,一则百姓排队领取,耗时耗力,无法兼顾桑田之事,亦难重建州城,更有偏远之人,生计难以为继,二则如若全州赈济,难以持久,抄劄只为救人活人,哪怕多费人力,五日人力,难道比得上千万百姓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