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
齐远山眉头一扬,手中烟头微微颤抖,一片烟灰飘过。
“一夜间,日本攻占沈阳全城。战火硝烟之中,此去长白山绝无胜算。关东军定会派遣重兵保护阿海及其巢穴。国仇家恨间,我只能选择国仇,而将家恨放在一边。我与九色撤离沈阳,跟随东北军的溃兵来到锦州。”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正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齐远山吟出马君武在上海报纸上模仿李商隐“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的诗作,讥讽小六子沉迷于电影明星,枉顾大好山河沦陷,堪比北齐亡国之君。
“一马平川的东北平原,锦州是唯一可以踞险死守之地。三百年前,袁崇焕死守宁远、锦州一线,先后痛击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父子,获得宁锦大捷。”秦北洋忿忿道,“数万东北军困守孤城,进也不是,退也不成。我只盼着能用唐刀与十字弓,还有九色的鹿角跟日寇杀个你死我活。”
“那时我也在锦州啊!我代表常凯申前来视察,怎么没见到你?”
“远山,我们这辈子错过了不止这一次吧。”
这话让齐远山沉默半晌,他掐灭烟头,转移话题:“我听说,末代皇帝溥仪已潜至旅顺,成为日本人的傀儡,下一步恐怕是成立‘满洲国’。”
“溥仪叛国投日,虽有种种原因,东陵盗墓不可不提——孙大麻子掘了溥仪的祖坟,洗劫慈禧太后的棺材,没受到国民政府的惩处,血海深仇却已种下。”秦北洋想起十多年前,在故宫撞见溥仪的那个清晨,“阿海的计谋已然奏效,他为日本军部立下了大功一件。”
“北洋,那你这次来上海是为了……”
“为了九色!”
秦北洋闭上双眼,想起东三省漫长而严酷的冬天……
民国二十年,公元1932年,一月。
秦北洋回来了。
这是个寒冷的上海冬天,法租界的花园洋房一片萧瑟,残雪还没消融。十二岁的九色看到铁门外,站着一个流浪汉和一条流浪狗。
流浪汉是个高大的中国男人,穿着关外的羊皮袄子,仿佛刚从冰天雪地出来。他的容貌不过三十岁左右,拖着一头蓬松杂乱的长发。小九色总感觉在哪里见过?好像自己很小很小的时候?
流浪狗大得吓人,仿佛一头动物园逃出来的野兽,披着赤色鬃毛与灰白色被毛。小九色参加过外国同学的派对,也去过法国与英国领事的官邸,见过洋人养的大狗,全都比不过眼前的这条。隔着铁栏杆与数尺之遥,她就感觉那狗浑身散发热量,让人心里发毛,肺里发抖,肝里发颤……
蛇猫出现在九色身后,它看到门外的流浪汉与流浪狗,立即发出凄厉的尖叫,拖着小主人的裤脚管往屋里逃。
欧阳安娜走出洋房,抓住女儿说:“别害怕!就要打仗了,还会有很多流浪汉的,妈妈会给他们食物,给他们寻找住处,不会让任何人饿肚子。”
安娜从兜里掏出几个大洋,准备将铁门外的流浪汉打发走,却看到了秦北洋的脸。
三年零六个月。
他回来了。
第二天,秦北洋在澡堂子洗出三斤污垢。他换了一身新衣服,不再是流浪汉,而成了体貌魁梧的奇男子,来到上海大世界游乐场。
齐远山、欧阳安娜,还有女儿九色,正在大世界门口等待秦北洋。坊间传说上海即将开战,洋人管理的租界却是歌照唱、舞照跳、马照跑。灯火辉煌的大世界,中国人西洋人甚至印度人都来凑热闹了。秦北洋与齐远山轮流把小九色架在脖子上,让她玩得不亦乐乎。
安娜站在摩肩擦踵的人群中,回想十七岁那年,大世界开张那天,三个少男少女,一起在灯火中游玩的情景,真个是宛如昨日。女儿九色是个人精,敏感地察觉到了她的忧伤,牵着安娜的手问:“妈妈,你干嘛难过的?”
“九色,我们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