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也口嫌体正直巴巴的凑到儿子的电脑前,笑嘻嘻的看着宝贝儿子边诅咒着苏落边刷新着网页。
班主任的投诉电话没来,就算来那也是明天真的迟到后的事了,倒是在等待的时间里,看到班主任的朋友圈更新了,
“强烈推荐一部优秀的纪录短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建议家长都带着孩子看看”
看着手机,老爸“噗哧”一声就笑了出来,可以啊,班主任还是很有眼光,嗯,挺潮的,前不久还推荐了《经典咏流传》呢。
再翻翻朋友圈里其他的动态,赫然发现,已经被《如果国宝会说话》刷爆了!
“好好的纪录片为什么总是高能卖萌?为什么卖完萌还要抒情?为什么明明也没刻意煽情我就看哭了?《如果国宝会说话》完全颠覆了我以往对纪录片的认知,强烈推荐,不看不是中国人的那种强烈推荐!”
“哈哈,谁家纪录片会说萌萌哒?强力安利这部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纪录片!”
“这才是纪录片的正确打开方式!”
节目中的文物赫然已经变成了萌物,可爱的表情包在朋友圈里霸屏。
留言评论几乎都是这样的,
“噗,你也看了如果国宝会说话?”
“哈哈,超级喜欢胖腿鹰,萌死了!”
“流眼泪的人面壶也好萌,以前美术书本里看过,觉得怪怪的,真不知道哪里美了,现在终于知道它美在哪了。”
“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简直无与伦比,看得我都飘起来了!”
“贾湖骨笛响起的那瞬间,我头皮直接炸了,太好听了!”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红山玉龙,那个演变过程看得我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
好评如潮,口碑炸裂!
《如果国宝会说话》仅第一天播出,便一发不可收拾。
当网络版放出后,纯享版无广告间隔,食用起来味道更佳,粉丝们根本停不下来。
比点击率都还要直观的数据,就是弹幕了,一点开视频弹幕大军就滚滚袭来,“已查收”三个字把画面盖得严严实实的,不关弹幕根本看不了视频
节目里的文物全成了“网红”,网友们自创的各种表情包席卷各大即时通讯软件,斗图不甩张“肌肉萌”“我敲凶”出来的话,气势都感觉会先输一半。
看过的观众都在疯狂的向小伙伴们安利,媒体也在疯狂安利,
“某台又放大招了,《如果国宝会说话》首播口碑炸裂!”
“谁说文物是高冷的,会卖萌的国宝你见过没?”
“99分的纪录片怕不怕?不怕是吧,那我的肌肉萌你怕不怕?”
“五分钟能做什么?喝三分之二杯咖啡还是吃四分之三个苹果?
连打个盹都不够的五分钟,在《如果国宝会说话》这里,你可以了解一件稀世珍宝,一个千古绝唱,一次来自远古的呼(卖)唤(萌)!”
“在年轻人群体‘肌肉萌’滚屏的背后,给了电视工作者和文化传播者带来什么样的启发?
新时代里,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没落日渐式微一直是个大议题,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的文明魅力不够了?我们的文化吸引力不足?还是像许多人说的那样,新一代的年轻人不爱这些传统的东西了?
都不是啊!我们的文明源远流长魅力无穷,只是我们都没有主动的去发掘,我们的年轻一代一样继承了中华文明独有的文化基因与血脉,只是我们的文化传播者没能找到合适的方式去唤醒沉睡在他们血液里的力量,反而只是一味的抱怨。
庆幸的是,在我们都迷茫时,有人站了出来,扛起了这面旗,在互相推诿与抱怨声中逆流而上,一往无前,从《百家讲坛》到《中国诗词大会》,从《见字如面》到《经典咏流传》,再到今天的《如果国宝会说话》成功让文物变成网红,变成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萌物’,迎合观众的同时又让他们提高了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与内涵。
美哉!
壮哉!
据悉这部纪录片有一百集,一百件文物,还有九十五件国宝等着与我们见面。
而中国的国宝文物又何止这一百件,所以,如果可以的话,请你们一直连载下去吧,让中华文化的风骨与魂魄闪耀于世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