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5章 人外有人(求保底月票!)

三国小霸王 庄不周 2395 字 12个月前

“孙策恐怕不会来襄城。”

“不来襄城?”

“将军已经知他将至,必然会抢占有利地形,他来襄城无益,又何必自寻烦恼。若将军让出襄城,未免刻意,孙策更不敢轻举妄动。以我之见,他应该会驻扎在颍阳,据颍水而守,与阳翟相呼应,取郡仓存粮而食,再派船只沿水上下,我们很难有机会悄无声息的突破颍水。颍阴、颍阳之间水陂不少,不利于骑兵展开,他无后顾之忧。”

麹义挠了挠头,叹息道:“不听休若良言,如今弄巧成拙了。休若,如之奈何?没有粮食,我们支撑不了太久。”

荀衍没有回答,却取出那封书信递给麹义。麹义眯起了眼睛,打量着荀衍,却没有去接。“这是什么?”

“我三兄友若的家书,他被孙策招揽,接任屯田中郎将丞。”

麹义心里咯噔一下,目光在荀衍脸下来回转了几趟,笑得更加勉强。他正在谋划抢收屯田冬麦,解决军粮供应问题,荀谌却成了屯田中郎将丞,荀衍这是什么意思?也想改换门庭吗?如果是这样,那他的处境就更难了。

“这孙策……好大的胆量,还真是什么人都敢用啊。”

“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是故作姿态,向颍川人示好罢了。除了舍弟友若,陈仲弓之孙陈群也在邀请之列,现在做了孙策的主簿。”

麹义更加烦躁。颍川人大量依附孙策,对他来说绝不是什么好消息。他即将成为一支孤军。

荀衍淡淡地说道:“将军,孙策做得,你也做得。”

荀衍拿着书信,看了又看。

帐外响起脚步声,沮鹄的声音响了起来。“荀将军,麹将军请你过帐,有事商议。”

荀衍应了一声,将案上的文书简单收拾了一下,带着书信出了帐。沮鹄按着腰间长刀,在帐外等着,年轻的脸上带着一些寂寞。上次被俘对他的打击很大,回营之后,他还是做司马,却不再有独立统兵的权力,只能在麹义左右。很多将领嘲笑他,他都一言不发,只是更加沉默。

“伯志,知道是什么事情吗?”荀衍和颜悦色。

沮鹄低声说道:“军粮快供应不上了,将军希望能尽快击败孙策,一心一意的抢收,解燃眉之急。”

荀衍点点头。因为他的缘故,麹义不能劫掠颍川百姓,后勤的负担变得非常重。黄琬带来了粮食,却无法长期供应五六万大军。黄忠固守鲁阳、叶县,按兵不动,就是要和麹义耗时间。时间拖得越久,对麹义越不利,唯一能缓解这个困难的就是抢收冬麦,尤其是屯田区的冬麦。

但孙策西进,挡在了麹义的前面。猛虎在侧,即使是麹义也不敢分兵收麦。

“伯志,你父亲可有消息来?”

“有的,主公接受了许子远的建议,筑堰蓄水,要用王贲故计,水淹浚仪城。因为这个原因,主公不敢分兵助阵,我们只能靠自己了。”

荀衍苦笑,却没有再说什么。他能理解袁绍的心思。一来麹义、黄琬合兵近六万人,是孙策的两倍,即使孙策的部下精炼,也很难轻易战胜麹义,很可能是一个两败俱伤的局面。对袁绍来说,麹义能重创孙策就达到了目的,最后的胜负并不重要。黄琬的部下是朱儁的旧部,麹义的部下是韩馥的旧部,损失再大也没什么关系,反而能让他安心。

大战之际依然不忘排除异己,借刀杀人不惜贻误战机,冀州系和汝颍系之间的斗争已经伤害了袁绍的判断力,他分不清轻重,也小看了孙策。孙策是一口刀,却不是握在袁绍手里的刀,养虎为患,最后一定会伤了袁绍自己。

身为汝颍系的一员,荀衍对此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