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大戟士们齐声应喏,传令兵摇动战旗,将张郃的命令传了出去,随即拨转马头,调整方向,绕了一个圈,又向关羽杀了过去。他们很快追上后面骑士,马头衔马尾,形成一个不停转动的环,将关羽和几十名刀盾手围在中间。
大戟挥出,丁丁当当之声不绝于耳。
手弩举起,“嗖嗖”声此起彼伏。
片刻之间,十余名刀盾手或是中箭,或是中戟,倒在血泊之中。关羽急得连声大喝,左冲右突,却屡屡因为力疲,无法突破大戟士的连续冲击。他看到了张郃。张郃在大戟士的重重保护下,稳稳地坐在战马上,看着他。眼神中既有敬佩,又不失胜劵在握的欣然。
关羽的心一阵阵地往下沉,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张郃比他预想的要强,不仅武艺出众,用兵能力也非等闲。这人不是麹义的部下,这人是专门针对他来的。
那又如何?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关羽却更加兴奋。既然必死无疑,那就痛快地战一场吧。
关羽举刀长啸。
刘备忽然打了个激零,从纷乱的思绪中惊醒。他看向远处。关羽的战旗不见了,数以百计的骑士正在转圈,看起来应该是围住了关羽。麹义正在增兵,不断有战旗向东侧移动。很显然,麹义是想以左翼为突破口,进而攻击自己中军的左翼。
怎么办?
刘备眼珠一转,忽然想起来一阵话。孙策似乎说过,身为一军主将,时时刻刻要心有全局,不能被一时一地局限住思路。站得高,是为了看得远,是为了在更高的层次上把握整个战局。
此刻,他站得比麹义高,应该比麹义更便于把握全局,怎么能将目光局限于左翼战场。关羽被困,如果强行解救,只会被麹义调动。只有从全局着眼,才能抢回主动权。
全局现在如何?
刘备扫视对面的战场,顿时有了新的发现。麹义的战阵比之前单落了很多,两翼不再平衡,右翼明显要比左翼厚重。他略一思索,立刻明白了其中的缘故。麹义为了重创关羽,接连发起了七次攻击,每次算一个营,就算有人不止一次发起攻击,七次攻击也需要七八千人,甚至可能是万人。这些人完全战斗任务后,并没有回到之前的阵地,而是集中在麹义的右侧,等着发起最后的攻击。
因此,麹义近一半兵力集中在了右侧,他的左翼和中军都比之前薄弱了很多,与自己的中军和右翼相比,兵力优势已经非常有限。只不过他很聪明,他没有调动前面的将士,而是从身后调动,这样一来,对手就会被旌旗挡住视线,无法发现他阵形的变化。
可是他站得更高,早就可以发现这一点,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
“好一个奸猾的羌狗!”刘备一拍大腿,骂了一声。“传令,张飞出击,田豫掩护。”
“喏!”传令兵摇动战旗,鼓手敲响战鼓。鼓声雷动,片刻之后,左翼传来鼓声,张飞率部反击。两千将士离开阵地,张飞一马当先,冒着密集的箭雨,带着亲卫曲狂奔。阵型变得松散,不少士卒中箭倒地,但张飞还是冲到了对方的阵地前,迅速突破阻击阵型,杀入阵中。
与此同时,田豫率部来到阵前,接替了张飞的阵地,他派出弓弩手,逼到冀州军的阵前,全力射击,压制冀州军的弓弩手,为张飞提供掩护。
听到刘备下令张飞出击的战鼓声时,麹义就做出了反应,立刻从中军抽调一营增援左翼,用弓弩远程打击,全力杀伤。在双方还没有完全纠缠在一起的时候,真正短兵相接的士卒并不多,用弓弩进行远程杀伤才是重伤对手的主要手段。
下达完命令,麹义回头看了一眼身后。
袁绍还有多久才能到?决战在即,如果袁绍不到,他不敢放手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