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本来打算亲自去迎,可他现在确实走不开。他就是中枢神经,围着他转的谋士就有数十人,卫士近千人,每天都向他请求汇报的人也有几十人,他一动,这些人都要跟着动,对沿途各县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孙策想来想去,决定安排一个有份量的代表,代替他去陪同朱儁。
派谁去?孙策一直没想好。
袁权提了一个建议,她觉得许虔可以胜任这项工作。许家是平舆大族,许虔是名士,身份足够。许劭与孙策闹得不愉快,但许虔却很识时务,合作得非常不错,尤其是平舆工坊两次建设,许家都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许虔的夫人陈氏忙里忙外,是袁权的得力助手,陈逸虽然没有入幕,在民间舆论也给了孙策不少正面评价,应该说,许家就是孙策处理汝南世家的最佳典范,让许虔出现迎接朱儁,既是对许虔的嘉奖,也是以示公正的机会。换成孙策的亲信,朱儁说不定还会以为是假象呢。
孙策觉得有理,派人请许虔来,把情况说了一遍。许虔一口答应,又主动推荐了他的内弟陈逸。
孙策答应了,派人请陈逸来。陈逸很快就来了,但不是一个人,与他联袂而至的还是两个人,一个是不久前刚刚弃官而归的山阳太守袁遗,一个是袁遗的表弟何夔。他们正好在平舆访友,与陈逸相谈甚欢,听说孙策请陈逸相见,便不请自来。袁遗是想借机见一见袁谭,何夔却是想见孙策本人。
对袁遗的来访,孙策并不意外。他选择了弃官归乡,就是有意与袁绍保持距离,来探望袁谭也是可进可退,袁绍知道了也不能说什么,反倒欠他一份人情。何夔主动来见却有些意外,这位可是很傲气的名士,袁术曾派人请他,被他严辞拒绝,搞得袁术很没面子。如果不是因为有姻亲,袁术肯定要把他干掉。
何夔个子很高,有八尺三寸,再加上高冠,看起来像根柱子。身材魁梧,再加上不苛言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压迫感,让孙策倍感压力。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一寸长,一寸强,这个道理谁都懂。
可是在这个没有马镫的时代,能在马上持矛而斗已经不易,为了防止摔下去,大多骑士在发起攻击时并不会端平矛戟进行攻击,也不会全速冲锋,而是矛头稍稍向下,利用体重发力,突破对方的甲胄防护。战术决定武器,所以绝大多数骑士的矛戟都只有一丈二三尺,大概是身高的一倍半到两部。
用更长的矛戟当然占优势——张飞用丈八矛几乎打遍长安无敌手——对骑士的要求也更高,如果掌握不好,长度不仅不能提供优势,反而会影响战斗力。张飞与吕布交手时就遇到这种情况。高手相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即使是细微的失误也可能决定胜负。
称作马矟的丈八长矛真正大放异彩是在马镫发明之后的魏晋南北朝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孙策问马超能否将现有的长矛增加一丈五,提升两三尺的长度,却对骑士的武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超仔细想了想,说道:“可以是可以,但需要对马鞍做一些改进,前后桥增加高度,可以增加冲击时的稳定,但鞍桥太高会影响上下马,可能要专门配备一个侍从才行。”
“白毦士中能有多少人可以胜任?”
“一半吧,训练一下,也许可以更多一些。”
“那你先试试着。”孙策做出了决定。他本来想将马镫的秘密先用在具装甲骑上,可是马腾居然想玩手段,让他对马家父子不太放心,决定再保留一段时间,虽然不知道还能保留几天。在骑兵越来越得到重视的情况下,马镫的出现已经是必然,只需要一个火花闪现。
马超有点勉强,但还是答应了。孙策身边通晓骑战的不是他一个,他如果拒绝,这个机会很可能就落到别人手里了,比如阎行,比如郭武、徐盛,都有这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