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相视而笑,一仰而尽。
酒杯举起的那一刻,太史慈眼中闪过一丝悲哀。贺齐是聪明人,原本就是善战之辈,此刻听了自己的经验之谈,有所领悟,此去豫章一定会大显身手,只怕刘繇不是他的对手。我虽然没有杀他,但他若是战死,我却难辞其咎。我虽然与孙将军立约,不与他决胜疆场,最后还是无法脱清干系,岂非命乎。
贺齐眼尖,看到了太史慈的异样神情,略作思索,就明白了太史慈的心思。他微微一笑。
“子义,听说你曾与孙将军约法三章,其中之一就是不与刘繇为敌,是真的吗?”
太史慈叹了口气,点了点头,又无奈的摇了摇头。
“子义今日倾囊相授,我无以相报,只能给子义一个承诺:如果我对上刘繇,一定饶他一次不死,以全子义之义。”
太史慈听了,又惊又喜,连忙离席而拜。“多谢公苗兄,多谢公苗兄。”
贺齐将太史慈扶起。“子义不必如此。若非子义有古义士之风,这次攻击豫章的任务非子义莫属。孙将军能成全子义,我又岂能无动于衷。”
高手相争,胜负只有转瞬之间。
那一次,太史慈有自己过人的潜伏隐匿能力潜到孙策身边百步,又有着百步穿扬的精妙箭术,可以说胜劵在握。如果孙策身边站的不是许褚,孙策肯定会伤在太史慈箭下。就算他没有立刻丧命,太史慈也能趁着短暂的慌乱冲到他跟前,取他性命。
但许褚感觉到了太史慈的杀气,及时做出了反应,太史慈不仅没能射中孙策,反而陷入了郭武等人的围追堵击。若不是张仲熟悉地形,他当日必死无疑。
太史慈当时惊讶于许褚的直觉,却不知道他是怎么练成的。后来才知道,孙策身边不仅有许褚,还有典韦,还有郭武,这些人本来天赋就好,投入孙策麾下后,除了当值,大部分时间没有别的事,也不用关心别的事,他们唯一需要关心的就是习武,不是自己一个练就是互相切磋。
所以他们的武功才会那么好,而许褚更是抢先练出了过人的直觉,晋入绝顶高手之列。
成为绝顶高手,不仅需要天赋,更需要不懈的努力,还需要有境界相当的对手时时切磋,保持一定的压力。许褚能有这样的成就,就是因为他有典韦这个对手。只有和典韦对练时他才能激发出所有的潜能。
绝顶高手如此,军队也是如此,尤其是对山地作战而言。
山地崎岖,人数优势无从发挥,能够接战的士卒常常就是数十人甚至数人,这时候将领的作用被大幅度减弱,真正决定胜负的是那些伍长、什长。如果伍长、什长能够胜对方一筹,他们就能在各个战场取得胜利,积小胜为大胜,从而彻底转变战局。
伍长、什长的能力怎么提高?训练。但将领练兵通常只注重将士服从命令,闻鼓而进,闻金而退,最多加强个人战斗能力的提升,有几个会注意培养伍长、什长的指挥能力?这些人能不能成才,全靠他们自己的悟性和战斗经验。这些人大多不识字,也没有总结思考的习惯,真正能从战场上幸存下来的人有限。一旦他们牺牲,好容易积累的经验也会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