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纲先生要留在南阳,我身边缺少一个学问好的人掌文书,你学问这么好,不如跟我去会稽,当作游历。你开阔眼界,有空再帮我读读书,也让我长点学问,两全齐美。你看这段时间,我们相处得还是不错的,对吧?”
杨修尴尬不已。他后悔莫及,恨不得抽自己两个耳刮子。没事在孙策面前显摆什么啊,他的任务是掌握南阳,跟着孙策去会稽算怎么回事?
“这个……我要陪阿耀读书……”
杨修话音未落,袁耀便说道:“姊夫,我也跟你去会稽吧,我长这么大还没看过大海呢。”
杨修瞪着袁耀,连使眼色。袁耀笑嘻嘻地不理他,孙策也笑,笑得很开心。杨修明白了。这是袁耀故意的,他被袁耀卖了,袁耀早就和孙策商量好了。
“你们……”
“行了,杨德祖。”孙策站了起来,伸手揽住杨修的肩膀,用力拍了拍。“我跟你明说吧,你想留在南阳是不可能的。你那从叔杨文明,我也肯定会赶他走。如果你愿意配合呢,我可以给你一个面子,该给朝廷的税赋、贡献,我如数奉上,不让你为难,也不让你父亲被人说道。你要不配合,那就别怪我翻脸了。你是袁家的外甥,我肯定不能杀你,可我有的是办法整你,你最好不要试。”
杨修伸手想推开孙策,孙策却紧紧的搂住他的肩膀,眉毛扬起,一副你不答应我就不放手的惫赖模样。杨修挣了几次,发现自己真不是孙策的对手,只得认命,一声叹息。
“孙将军,算你狠,我跟你去会稽就是了。”
孙策笑笑,没有急着回答周瑜的问题。
他明白周瑜的担心。孙坚作战勇猛,战术能力很强,独当一面是足够的。但豫州与与兖州毗邻,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战事会一直有,但孙策和袁谭有默契,能控制住冲突烈度,不会让冲突升级成全面战争。孙坚也许能理解这个战略,但他未必能控制得住自己的冲动。
攻击庐江受挫,已经说明他在这方面不足。受阻于舒城之下,不是因为他没有这个能力,而正是他有这个能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击败陈登,攻克舒县,这才用力过猛,迟迟没有改变战术。
这只是攻击庐江、九江的战斗,孙坚的对手是陈登和周昂,尤其周昂,他没能抓住陈登创造出来的机会击败吴景,切断孙坚的补给线,这才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如果孙坚的对手是袁谭,很可能就是另外一个局面。临阵而斗,袁谭也许不是孙坚的对手,利用兵力优势诱敌深入,耗死孙坚,却完全有这个可能。
到了那时,豫州就危险了。如果被袁谭控制了豫州,青州、徐州失去了孙策的策应,很可能也会落入袁谭之手。孙策以豫州为缓冲的战略很可能蒙重大打击,扬州、荆州会直接暴露在袁谭面前。
对镇守荆州的周瑜而言,他的压力会大增。只有在豫州不失的情况下,他才能全力西进。一旦豫州失守,他势必将要注意力转向南阳和江夏,没有余力西进,可能会丧失夺取益州的战机。等朝廷腾出手,先解决了益州,孙策将处于被动局面。
孙策已经考虑过这些后果,但他没有更好的办法。一来孙坚是他的父亲,他不能像安排部将那样直接调动;二来他要将朝廷的注意力引入河北,先解决袁绍这个强敌。两害相权取其轻,他能做的就是给孙坚安排谋士,尽可能避免出现重大失误。
他相信经过庐江战役,孙坚会有所领悟。
“我已经安排秦松去协助家父,汝南还有张昭,应该问题不大。我去会稽后会抓紧时间造船,如果豫州战事危急,我会从海上驰援青徐,攻击兖州,牵制袁谭的主力。荀彧在关中变法,出乎我的预料。关中有地利,皇甫嵩善战,我们暂时没有足够的把握。如果不暂时韬光隐晦,可能会逼着朝廷出兵南阳,不论胜负,对我们都不利,只会让袁绍捡便宜。”
孙策把他的预备方案说了一遍,周瑜听了,勉强接受。眼下这个局面也不是孙策一个人能控制的,形势变了,计划也只能跟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