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褚微微欠身还礼,脸色平静,并无一丝得意之色。“愿与将军切磋,共问大道。”
孙策等人向大帐走去,一边走一边说笑。他们年龄相近,都是武人,孙策又擅长调节气氛,几句话说得马超等人心花怒放,相见恨晚。杨修一个人跟在后面,形影相吊,落寞无比。看着孙策等人的背影,听着他们不时爆发的大笑,杨修觉得肩头沉甸甸的。
来到帐中,孙策请马超三人入座,又叫来陈到,让他安顿马超、阎行的部下,给他们单独准备一个大营,就安排在中军大营旁边,调拨帐篷、粮草、刍稿等各种物资,然后将各营校尉、都尉请来,与马超等人见面。孙策设宴,为他们接风。酒过三巡,大家便热络起来,少不得说古今战例,谈论武艺,嘴上说不过瘾,便下场较量两三回合。酒席上不能动兵刃,但可以比比摔跤、拳脚。
西凉人擅长摔跤,马超一口气连赢数人,总算扳回一点面子,更加兴奋,趁着酒兴来到孙策面前。
“将军,超斗胆,想与将军手搏一回,一窥将军武道。”
孙策连连摆手,婉拒道:“孟起,那是仲康美言,你可不能当真。我虽然对武道略有心得,可是天天忙于军务,实际战力可不如仲康、子固远矣。你要比武,找他们便是,就不必让我出丑了。”
马超虽然决定了跟随孙策,但他更重看的还是许褚,对孙策的武功还是有些疑惑的。此刻借着酒兴,一心想见识见识孙策的实力,哪里肯罢休。他双手抱拳,单腿跪倒,行了个大礼。
“请将军指教。”
对马超的请求,孙策表示很为难。
我马上就要去会稽赴任,哪有时间教导你啊。再说了,你都十八了,禀性已成,很难再调整过来。武功和手艺一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什么禀性适合练什么武功,很难勉强。而到了武道这个层次更是看各人悟性,教是都教不出来的,要你自己先去悟,也许在某个时刻,灵光一现,你自己就明白了。
马超被孙策说得一愣一愣的。他搞不清孙策是婉拒还是事实如此。他悄悄地看杨修,发现杨修若有所思的微微颌首。再看阎行,阎行正在出神,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马超正不知如何是好,庞德在他身后悄声说道:“将军不如与孙将军一同赴任,与许都尉盘桓数月,切磋武艺之外还能学一些练兵之法。”
马超想起亲卫营将士列阵的迅捷,面对战马夷然不惧的从容,心领神会,拱手道:“先贤有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又言,不见大山,不知仁者之高,不见瀚海,不知智者之广。超生长西北,见过高山大漠,却没见过大海。闻说将军家乡乃是吴太伯之地,又毗临大海,超愿与将军同游,观大海广川,增长见识,也许能对武道有所进益。”
杨修一惊。马超、阎行当然不仅仅是来传诏,也不仅仅是与孙策比武,他们还有为他辅翼的任务。没有足够的武力,他很难对孙策产生足够的牵制作用。现在马超要随孙策去会稽赴任,岂不是本末倒置。可是马超刚被许褚战败,一心想和孙策修习武道,他这时候劝阻,马超能听吗?他虽然才学好,可是他教不了马超武道啊。
就在杨修着急的时候,孙策摇摇头。“将军愿意游历天下,开拓眼界,那当然是好事。不过,你奉诏到南阳,擅自去会稽,合适吗,会不会惹人非议?”
杨修正中下怀,连忙附和道:“孙将军说得对,这不合朝廷制度。马将军,还是先传诏吧,修习武道的事以后再说不迟。”
孙策也不说话,却意味深长的笑了。马超却急了。他奉诏来挑战孙策,却连孙策的卫士都无法战胜,一败涂地,想死的心都有了,哪里还顾得上什么诏书。听孙策这口气,孙策不是不想传,还是怕有人非议。谁会有非议?眼前的杨修就是,长安的杨彪也是,这些人恨不得他丢脸。他丢脸就是他父亲马腾丢脸,就是西凉军丢脸。西凉军丢了脸,吕布和曹操才能重新占上风。
马超沉了脸,命人取来诏书。“请孙将军接诏吧。”
“容我到帐中更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