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方桑你放心,只要不是军事保密的资料,我都会拿回来跟方桑你进行探讨的,其实我觉得以方桑你的学问,如果不是没有军人身份的话,实际上比我更合适去这个研究所。”
“别、别、别,你可别这么说,我这个人天生受不了人管,还是现在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更适合我。”方鸿渐连连摆手道。
看到北野政次的心情还不是很好,方鸿渐便提议道:“北野君,要不咱们去江边找个红船听听戏、散散心?”
说起来很有意思,北野政次这个日本人居然对中国的粤曲很感兴趣,所以经常邀请方鸿渐去听戏,而所谓的红船其实就是戏船,最早的时候粤剧艺人都是要到各乡去演出,为了行路方便再加上珠三角地区水路纵横交错,所以小戏班都是寄居在船上。
后来为了让乡民在远处就得知有戏班到来,他们将船涂成红色,这和今天白色表示医生、绿色表示邮差类似。于是,其后的戏班亦仿效其做法,所乘的船皆为红船。因此,“红船”便成了戏班的别称;“红船子弟”便成为粤剧艺人的代称。
在上海的戏班自然不再需要坐红船,但作为一种特色还是保留了下来,而且这种方式比较私密,也很受一些大人物或者有钱人的喜好,而且有些戏船上还提供女演员服侍的服务,所以在黄浦江边这种戏船还是很多的。
在上海几年,北野政次已经成为了这方面的老手,随便逛了一圈,便指着一个红船对方鸿渐说道:“方桑,这条船应该是新来的,以前没有见到过,咱们今天就去这里听戏吧。”
“好啊,那就这家吧。”方鸿渐随口答道。
事实证明北野政次的猜测是对的,戏船上的老板应该是第一次接待日本人,在看到穿着日本军服的北野政次时很明显的愣了一下,方鸿渐见状帮忙打圆场问道:“请问班主怎么称呼啊?”
班主这才反应过来,连忙答道:“小人叫做蒲祥,太君请、先生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