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大汉的南边正在大肆以奴隶更换奴隶。”桓温说的是南洋猴子得到无数差评,后面中枢提议用阿三取代,已经进入到实际操作阶段:“不但要维持对本土的输送,能够增大数量的话,都护府也能获利嘛。”
骞建同一猜兵部也是重视这个。
汉帝国的兵部更像是一个军队的后勤部门,他们牵扯到的生产相关远比军事相关要多得多,桓温虽然是兵部尚书,可实际上就是一个仓库大总管和运输大队长。
要是想着当硕鼠,盯着军需干中饱私囊的事,这个官职自然毫无疑问会是一个美差。
可对于中饱私囊没有想法,渴望的是率军征战,那么兵部尚书当起来则未必有多么舒服了。
就是因为兵部尚书没有多少军事的权利,桓温才兼任了将军府的中丞一职。
将军府那边对天竺都护府是什么样的交代,只要不会对兵部造成致命的困扰,桓温的倾向是着重将军府的决议。他会是这样的态度,也是因为兵部除了划拨资源之外,还真没有会与将军府产生冲突的地方。
“天竺都护府有一支下辖海军?”桓温其实不是在问,他说那么一句是在为后面的话做铺垫:“暂时还没有商议出会是多大的规模,维护航线安全必然还是能够做到。”
名称是叫都护府,但要是有三个常备军的兵力,以汉帝国常备军的实力,一个拥有三个常备军的都护府,实际上都比那片大陆的一些大国要强大了。
有三个精锐的常备军,再加上一支战舰比谁都先进和强大的海军,不是瞧不起阿三大陆上的哪些国家,是瞧不起当前那边的所有国家,天竺都护府要是无视影响,诸如牵扯到萨珊和罗马的神经,完全有能力发动在阿三大陆上的灭国之战。
“航线?”骞建同瞬间知道桓温说的是什么,不敢有什么保证,像是不经意那样地随口说道:“不知道安南都护府的海军有什么规模。”
安南都护府的辖区是是整个半岛,比起天竺都护府的海岸线要长得多,同时安南都护府是从平蛮校尉部来了个华丽变身。
之前的平蛮校尉部就有一支庞大的海军部队。既然平蛮校尉部扩充成了安南都护府,那么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肯定也是统属安南都护府,可不像新成立的天竺都护府是重新搭配部队没底子。
“告诉你也无妨。”桓温笑呵呵地说:“不是同时成立南洋都护府了吗?那边的海军只是留下必要的一部分,其余调配到了南洋都护府建制之下。”
骞建同并不知道这个消息,他的脑海里面瞬间就出现了司宏壮跳脚的画面。
“明白了。”骞建同脸上有着明显的高兴,答应下来:“维护大汉是天竺都护府的职责。”
既然安南都护府的海军规模消减,肯定是会加强天竺都护府的海军力量,要不阿三洋就会出现海上军事力量空缺状态。
中枢才不会忽视掉阿三洋,一旦汉帝国不重视,就会让其余势力有窥探的心思,那是绝对不被允许的事情。
“很好。”桓温也是笑了起来,说道:“你能那样想,是最好了。”
骞建同不傻,他能猜测到桓温是在提点自己。
要清楚的知道一件事情,天竺都护府将会成为离汉帝国本土最远的一处势力范围,要是在其它地方可能也就那么一回事,但天竺都护府却是离新发现的非洲大陆不远,尤其是汉帝国想要前往非洲大陆必然是其中的一个中转点,那么就显得特殊了。
汉人发现了非洲大陆,知道那边有着大量的土著,不知道多少人派遣捕奴队,甚至是干脆组建了捕奴船队。
作为天竺都护府的都护,骞建同稍微提供一些保护或是方便,就是在卖那些有利益牵扯的人面子和人情,或许这个会成为骞建同就任天竺都护府都护最大的收获?
天竺这个名称首次出现在诸夏的记载是发生在西汉。
刘彻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从西域的一些国家得知一个消息,听说在西域往南的一个大陆之上,那边有着一个国土非常庞大的国家。
因为语言的关系,西汉所知道的“天竺”其实是孔雀王朝。
不过在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事实上孔雀王朝已经亡国,分裂成了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国家。
西域那些国家究竟知不知道孔雀王朝已经完蛋,张骞是无从得知,他认真地收集情报,并且在后面归国之后上禀刘彻。
作为天子的刘彻,他的一言一行,以及与大臣奏对必然是要有史官在场,关于“天竺”的记载也就被写在了史册上面。
在刘彻之后的几代汉家天子,基本上都有派人寻找过“天竺”,只是一次两次都没有找到。
他们寻找到的是其他名字的国家,例如巽伽王朝和百乘王朝。
孔雀王朝亡国之后,南亚次大陆的北部是进入到了希腊文明的辉煌时代,希腊裔与塞种人、萨迦人联合建立了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欧克拉提德斯王朝),一些希腊裔和印度人也联合建立了印度——希腊王国。
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和印度——希腊王国只是南亚次大陆北部其中两个比较大的王国,其他由希腊裔把控的小国和城邦几乎可以用多不胜数来形容。
北部差不多是希腊化,中部以及南部虽然没有希腊化却是更加混乱,像是选择护卫佛1教的克什米尔(邦国)与新兴的韦陀教冲突不断。
与克什米尔同为南亚次大陆北部的奥丹巴罗、娜迦亚、三穴国、游得希亚,一样是惹上了宗1教的麻烦,面对佛1教的衰败,韦陀教以及婆罗门教却是强势崛起,甚至还有其它的宗1教也凑热闹,不同信仰的人每天都要爆发小冲突,时不时就来一场大冲突。
同为从孔雀王朝分裂出来的巽伽王朝。这个国家的建立就是普西亚米陀将军在阅兵时杀掉了孔雀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普里哈多拉达,才创立了巽伽这个国家。
巽伽王朝作为覆灭孔雀王朝的一个国家,他们是占有了南亚次大陆最辽阔的疆土,统治着恒河流域以及印度河流域。
与其他一些陷入宗1教麻烦的国家有点不同的是,巽伽王朝是接纳了孔雀王朝的信仰观念,国内大多数人依然是佛1教1信1徒。统治者为了抵消孔雀王朝的影响力,也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正确与伟大,毫无疑问是要打击佛1教而去扶持其他宗1教,他们选择的是婆罗门教,也拉开了因为宗1教麻烦而产生的动荡和混乱。
无独有偶是,同样得益于孔雀王朝灭亡而建立的百乘王朝,这个南亚次大陆当时国土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他们也没有逃过宗1教的纷乱。
几代汉人寻找“天竺”,孔雀王朝灭亡了当然也就没有了被音译为“天竺”的这个国家,却不知道怎么回事,后面是收纳百乘王朝、伽陵羯和东辉国等等接近二十个国家和城邦进入到中原王朝的朝贡体系之内。
到了东汉时期,诸夏记载中的“天竺”是成了百乘王朝,而巽伽王朝则是遭到覆灭。
覆灭之后的巽伽王朝,北部和中部疆域是落到了后面入侵的贵霜人手里,幸存的一些国家,诸如达萨那和纳西克达还经由百乘王朝向东汉发出过求助,请求汉人帮忙抵御贵霜帝国的入侵。
在东汉的历史上,没有记载得到过南亚次大陆的求助,倒是有记载帕提亚人寻求成为盟友的那件事,就是东汉压根就没搭理帕提亚人。
同时,东汉的西域都护府向长安发回的一些公文中提过,都护府察觉到了贵霜帝国入侵西域,轻易地粉碎了贵霜帝国对西域的野心。
“所以了,他们本就是中原朝贡体系的一份子,我们出兵阿三大陆从法理上属于合情合理。”桓温手里是捧着不知道一本史书,满满的伟大和正义,说话更是说得理直气壮:“我们的属国被他们灭了,作为宗主国怎么能够没有任何动作?”
即将出发前往阿三大陆就任天竺都护府都护的骞建同不断点头表示赞同。
这个时候才不会有人去说,例如甭管之前阿三大陆上的哪个国家与西汉或东汉建立朝贡体系,现如今的汉帝国继承的只是“汉”这个国号和精神,天子可不是老刘家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