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木屋子的传说(三)

东方神探九录 布衣廷尉 1506 字 10个月前

李起淮摇摇头:“早些年肯定要寄些钱物,但福堂也快四十岁的人了,有家有口,早就用不上你三叔帮扶了。”

“观音庙的香火那么旺……”李一亭思索道,“那三叔应该是留了些家底的。”

李起淮轻叹道:“你大伯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让我帮忙去清理你三叔的遗物,想转交给福堂,毕竟他只有这么一个名义上的后代。”

李一亭颇感兴趣地道:“应该不少吧?”

李起淮再次摇头:“也就万把块钱,不知道这些年他都把钱花到哪里去了,搞不懂他这个人。”

“哦?”李一亭确实惊讶,“或许三叔把钱都存在银行里了……”

父亲轻笑道:“你三叔这个人有个怪癖,他是从来不往银行存钱的,他说还是现金拿着踏实。”

“原来如此。”李一亭自言自语道,他已经有了主意。

看来,有必要跟三叔的徒弟罗明好好谈一谈了,这可比跟父亲交流简单多了。

所以他也不再发问,给父亲递了支烟,父子俩就在客厅门口抽起来,直到母亲喊开饭。

李起淮回来后,一言不发。

老三的寿衣是他领着人更换的,直到换完寿衣,老三的身体始终是赤红的,毫无褪去的迹象。

他并没有太多的医学常识,现在盘旋在他脑海里的,更多是关于天火焚身的流言。

回村以后,说的人似乎更多了,因为李村才是这个传说的真正发源地,这让李家六兄弟两三代人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这里面,唯独早年丧父的李福齐毫不以为意,学历和见识摆在那,又是典型无神论者,碍于风俗习惯没出言反驳就不错了。

在落水村,土葬还是殡葬的主要方式,火葬政策还停留在政府宣讲阶段,直到李起文过世,落水村还没有一个人主动要求火葬的。

所以,经过众人商议,李起文将在年前进山,入土为安,日子基本选定,就是除夕的前一天。

大哥李起泗虽然没有明确说什么,但看他凝重的表情,显然和李起淮有同样的困扰。

关于五行天谴的传说,李家几个兄弟属于比较相信的那一批,李起泗作为掌管祠堂和族谱的族长,顾虑只会更多。

但让李起淮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老三敬了一辈子的神,仅仅因为没看管好神像,被宵小之辈混水摸鱼,这种情况能摊得上天火焚身这种至高惩罚?

那偷东西的贼呢?应该怎么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