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最少金丹境界的宗师尚且如此,那些普通的士卒又如何能够幸免佛号的蛊惑。伴随着佛号浩浩荡荡的在襄阳一带传开,只见下方宛若一条条巨龙般,向着大晋军营袭来的数百万大军,就好像被人按了暂停键的画面,不论是全副武装的骑兵,还是只有简陋兵器的士卒,全都满脸失神的怔在了那里。
哪怕是久经战场的沙场老将,一时间都无法回过神来。
不知何时,从何处传出一声悲痛地哀嚎:“呜呜,俺随军队征战十三年,已经整整十三年没有回过家了。俺想在家的老娘,她眼睛一直不好,也不知现在怎么样了。俺离家时二弟年幼,他也不知能不能照顾好俺娘。呜呜,俺,俺,愧对老娘啊。”
那声音撕心裂肺,充满了悲痛与懊悔。军中不乏征战数年,甚至十数年的百战老兵,闻声之后纷纷感同身受。
一时间,哭泣之声传遍百万大军,也不知是谁率先扔下了手中的兵刃,随之好像瘟疫般传播开来。兵刃落地的声音连绵不断,宛若催人泪下的歌曲。
当军中将领回过神来,军队早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
他们面面相觑,满脸大写的懵逼,硬如兵铁的心儿都不禁颤抖起来。谁他们能告诉我们,这都什么情况啊!
还没开始打,士兵就已经完全丧失了斗志。连兵器都丢下的军队,就算是上了战场,还能有个卵子用。可她妈的谁能告诉我,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真的是因为那一句佛号,就让百万大军丧失斗志!?
所有的领军将领都心寒不已,不敢相信自己最大的仪仗竟然会被一声佛号所破。更不敢相信,世上会有如此诡异的神通,如此不可思议的能力。
相比较领军将领的胆寒,那些在后方坐镇的诸侯王更是容颜大变,脸上写满了惊惧与不安。
开玩笑,数百万大军就这么完蛋了,要是人家想要刺杀自己的话,又或者想要玩玩改朝换代的游戏,天下还有人能够抵挡?
这种存在,简直犯规啊!
唯一让他们欣慰的就是,根据法宝传来的影像显示,不仅联军受到了影响,连大晋那边也出现了变故。
他们心中松了口气,忽而看到一道冷清如仙的曼妙身姿,从大军上方疾驰而过,向着神农架的方向而去。
“师妃暄!”有人认出了师妃暄,忍不住惊讶地喊道。
“什么,真的是她!”
“这就是金丹之上的威能,简直恐怖至极!”
众诸侯王大多认识师妃暄,很快认不出了她的身份。他们满脸惊讶,少了几分忐忑,多了几分纯粹的惊叹。
一声佛号,领数百万大军不战自败!
如此可怖的能力,让世人第一次认识到元神大能的威能,也第一次认识到修行对天下战局的影响何等可怖!
众人经过短暂的慌乱与惊讶之后,反而多了几分兴奋。
“哈哈,师仙子此时来援,始皇帝定然必死无疑!”
“是极是极,师仙子如此威能,始皇帝纵然修为再高,面对瑞国公主与师仙子的联手,也定然必败无疑。”
“快,快转动神农架那里,始皇帝授首可是千载难逢的场景。”
众人满脸兴奋,有人急促地操纵着法宝转向神农架。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莫尘授首的画面,更有人已经幻想提着莫尘的人头让大晋百万大军臣服的场景。
只是当画面转向神农架,众人不禁满脸懵逼。
这,打错人了吧?
却见师妃暄疾驰而来,纵身向着武媚娘扑去。她双指为剑,剑意通天彻地,犹如支撑天地的天柱,又如开天辟地的绝世神剑!
帝踏峰。
自从师妃暄出关之后,慈航静斋就迎来了百年来最喧闹的时刻。不止有天下各大势力的使者纷纷来访,其内部也堪称热闹纷呈。
先是梵清惠主动让位,师妃暄继承斋主之位。
而后师妃暄重新整理了静斋至高典籍《慈航剑典》,不仅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完善,更是做出了相应的优化。同时还对慈航静斋进行了变革,取消了慈航剑典唯有真传弟子才能修行《慈航剑典》的规定,让所有弟子都有机会修行门派的至高典籍。
当然,师妃暄虽然做出了这种改变,但也没有傻到让人随意地窥探慈航静斋至高典籍。普通弟子固然能够修行剑典,但也只是最基础的篇章,至于想要修行后面的精华部分,则远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不过虽然有着诸多限定,师妃暄还是凭借此举收拢了慈航静斋大半弟子的敬服。
经此之后,大半的静斋弟子以师妃暄马首是瞻,甚至连许多老一辈的人物也纷纷赞赏她的胸襟气度。在经过短暂的变革后,师妃暄也没有闲着,而是在门派内开始了自己的传道之路。
在此后的数天,她白日向师门长辈传授突破金丹之上的经验与法门,晚上则要整理自己多年的心得。
这一日,帝踏峰山巅。
山巅一侧奇石林立,陡峭险峻到连鸟雀都无法立足。另一侧则被人为削平修整,形成了一处上百平方米的平台,上方盖有一栋精致的八角凉亭。而在平台的边缘,有一条险峻的小路通向下方的慈航静斋驻地。在靠近陡峭悬崖的地方,则被粗糙的青石栏杆围住。
师妃暄白衣如雪,长发披散在地上,跪坐在凉亭内。
凉亭外,十数位慈航静斋的前辈恭敬而坐,倾听着她传授金丹之上的经验。在期盼了不知多久的无上大道面前,她们也没有人在乎尊卑辈分,更没有人在乎倾听后辈讲道是不是丢人的事情。
师妃暄意简言骇,深入浅出让人忍不住陶醉其中。她话语平淡无波,声音不急不缓,每一句都敲在众人的心头,让她们对曾经的所学有全新的体悟。
就在众人如痴如醉之时,师妃暄忽而止住不语。众人纷纷从陶醉中回过神来,疑惑地看向师妃暄。
只见师妃暄侧首看向襄阳的方向,宛如新月的秀眉微微蹙起,露出淡淡的沉思之色。她并未理会众人的疑惑,悠然地站起身来,淡然道:“今日讲道至此,本尊有事需要出去一趟。”
师妃暄话音落下,足尖在地面轻踏,玉足下凭空生出一道清风,而后整个人扶摇直上入九霄,转眼就已经再也看不到踪影。
这!
众人一时间没有回过神来,看着师妃暄消失的方向,不禁满脸的茫然与疑惑。她们愣了片刻,才有人反应过来:“那里,不正是襄阳的方向。”
众人先是愣了一下,而后才纷纷醒悟过来。如今诸国联军伐晋,数百万大军在襄阳一带对持,师妃暄肯定是感应到了变化,所以才匆匆离去。
只是,她到底想要做什么?
众人想到师妃暄刚刚归来时说过的话,一个个眉头紧缩露出些许沉重与迟疑。在她们看来,慈航静斋此次若是能够联手诸侯,当是覆灭大晋最好的时机,而且也最符合慈航静斋的利益。
可师妃暄的想法与她们完全不同,让众人只能无可奈何。
“算算时间,襄阳那边的战争似乎也该开始了。”
“哎,数百万大军混战厮杀,不论最终结果如何,都是一场天大的惨事。妃暄此去若能止戈,倒也是一件好事。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你们说,妃喧该不会爱上了那人吧?”
众人沉默片刻,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既然不能改变师妃暄的想法,她们也能选择接受。只是众人说话间,一道有些迟疑的呢喃忽然响起,让众人的神色僵硬起来,隐隐透着些许的不自然。
“这,绝对不可能。妃暄与那人,不,不可能。”
“这可不好说,妃暄与他独处许久,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够了,此事以后莫要讨论。”慈航静斋身份最尊贵的老祖神色阴沉,声音冷冽充满了厉色。她斜睨了众人一眼,眼眸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