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美!”
如果弹头上携带的是核武器的话,这种导弹的发射,那就是世界末日的景象了,而现在,弹头上携带的都是常规战斗部而已。
没有人目睹到这一切,只有在这里服役的14号部队的官兵们,他们看着自己放飞的导弹飞出,心中是无比喜悦的。
“清理发射井,八个小时后,下一枚导弹装填。”多恩伯格上校继续下达了命令,他们没有时间拖延。
此时,那些发射出去的导弹,已经迅速爬升,很快就超过了音速,继续爬升。
基地山顶上的一座大型雷达,在进行密切监测着,一枚枚的导弹扔掉了燃烧完毕的下面级,分离之后,上面级继续点火,加速。
当它出大气层的时候,速度已经超过了10马赫,接着,在天空中划过了一条优美的弧线,开始转向了西南方向。
当火箭的发动机停止运转之后,它就是完全的弹道飞行了,和一枚飞出去的炮弹没有任何区别,完全靠事先精确计算弹道进行飞行。
弹载的陀螺监测着导弹弹头的飞行状态,半吨重的弹头,在外太空遨游。
此时,目标还一无所知,没有任何防备。
纽波特纽斯造船厂。
在战争来临的时候,美国从一战后开始盛行的孤立主义已经消失了,美国人都已经知道,德国人最终的目标会是美国,他们如果失败了,自由和民主将会离开这片土地。
他们都在为战争准备。
造船厂日夜不停,工人们加班加点,很多人的工作时间都超过了12个小时,这个时候,工会也在一旁默不作声了。
此时,在一旁的舾装码头上,灯火闪亮,满载排水量三万多吨的美国海军新一代的埃塞克斯号航空母舰,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程。
第一台的德国计算机,同时也是全世界的第一台,依旧使用了纸带来进行输入输出数据的方式,这种方式导致了效率低下,结果,希瑞克提出来了新的方式,设计一个固化的编译器,用助记符来代替机器指令,就这样,大大地增加了操作效率。
输入设备,也就换成了键盘,可以进行快速地输入。
同时,第一台制造出来之后,以第一台为模本,德国开始了第一次建造计算机的高峰,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它,布劳恩研究火箭要用,梅塞施米特博士研究喷气机要用,核武器机构要用。
这里的导弹发射基地能够分配到一台,那也是希瑞克专门指示之后的。
此时,操作人员的手快速地按动到键盘上,输入一条条的指令,巨大的计算机开始进入高速运转之中,计算射击诸元。
短程导弹的射击,只有几百公里,以地球为坐标系就行了,但是,发射中程导弹就不同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必须要考虑到地球自转,考虑发射场地的风速等各种情况。从高纬度向低纬度发射,还要考虑到纬度不同线速度的不同。
这种时候,靠机械的计算器是绝对不够用的,只有这种电子计算机才行。
就在电子计算机计算射击诸元的同时,发射阵地上,发射前的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效地进行之中。
燃料加注完毕,进行密封检测,弹载的各个部分系统进入自检,陀螺准备启动,燃料泵开始排空气,一切都在正常进行着,严谨的德国人在进行这些实验的时候,都是相当的认真的。
“计算机已经完成弹道解算。”就在这时,庞大的计算机系统嗡嗡的声音消失了,一条条的指令,出现在终端的屏幕上。
“分配到各个发射井,装订到导弹系统内。”
时间在一点点地过去,此时,已经是冰岛的晚上十一点,冰岛的夜晚,才算是慢慢地来临了。
太阳滑落到了西边的海平面上,但是很快,它就会再次从东方升起,虽然不如北极圈内的绝对的极昼,真正的黑夜也不会超过两个小时,而且也不是全黑,总是一股灰蒙蒙的感觉而已。
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了。
“1号发射井就绪。”
“2号发射井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