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分红

重返1977 镶黄旗 3905 字 12个月前

不为别的,主要他们这些人的腰里,还真没这么趁钱过,确实有点烧得慌。

那真得两口子好好商量一下,看看到底是买什么……

还有一部分进了村委会围住了兆庆细问。自行车什么价啊,缝纫机什么价……

于是当这一夜过去,有一个黎明来临的时候,太阳虽然还是那个太阳,但龙口村却已经不是那个龙口村了。

在昨日之前的无数个清晨里,这个村里的人还几个人设想过自己会有上百元的闲钱。

可到了这一天的开始之初,却出现了无数的人要把成千上百的钱花出去。

一夜时间真是天壤之别啊!大家确实是发了!暴发!

当三台黑白电视机,六个照相机,七十多辆自行车,五十块手表,三十六台缝纫机,六十八个半导体收音机的数字,最终统计到兆庆手里,连他这个倡议者都被吓了一跳。

他不由苦笑一声,真是自找麻烦,这么大的事儿,恐怕又得麻烦洪衍武这个表弟帮忙想办法了。

而就在此时此刻,如果我们对比的来看一下全国的情况,恐怕会显得更有意思。

比如说远在江苏,资产已经达到二百万之巨的“天下第一村”的当家人吴仁宝,当时也在打着精明的算盘。

他认为“包产到人,农机关门”的情况只是暂时的,是因为分到地的农民手里钱不多。

今后只要农民手里一有钱,市场需求就会重新喷薄。家家户户要买农具喷药,市场无比巨大啊!

所以他给1983年定的目标是投资成立华西药械厂。

不能不说,他确实找到了蓝海,仅1984年,药械厂就大赚200多万。

而且由于家大业大,华西村的领头羊地位也是一时难以撼动的。这种气魄绝不是刚起步的龙口村能及的。

但吴仁宝“无工不富”和龙口村的“无商不富”还是有差距的,就是靠着一字之差,龙口村也在慢慢的拉近距离,这一点我们大可以静观其变。

其次,还有津门的大邱庄。这一年,他们创造出了“农业奇迹”。

过去大邱庄有11个生产队,1200多个劳动力,种4000多亩土地,最高年产粮120多万公斤。

但现在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农业状况却越来越好。

至今年止,全村从事农业生产仅有173人,产粮却达到了170万公斤。

可以说大邱庄的农业劳动比例和人均产量已接近当时的美国水平。

而他们所以能做到这样,是大量劳动力转到工业上去以后,经济实力大增,给农业不断投入,农田作业从种到收,已全部实现机械化。

在那里,农业才会成为令人羡慕的事业。

所以说,龙口村的计划与之不谋而合,相信明年就会见到非常显著的效果。

最后,我们还可以再来看一看四川,这一年未来希望集团的董事长在做什么。

1982年,下海初步成果的刘永好和他的兄弟们此时面临着最艰难的日子。

他们卖出的一笔十万元大单,因为农户遭灾,鸡都死光了,因而变得颗粒无收。

同时他们借钱投入买到的种蛋仍在孵出小鸡,迫使他们只能低价处理,断尾求生。

于是从此,看到市场风险后,刘家兄弟开始谋求新的转变。

他们这才把目光从已经饱和的养鸡市场移开,盯到了兆庆已经干上了两年的鹌鹑身上……

开二群了,群号:608640021

如果说洪家的哄堂大笑,展现的是一颗“手榴弹”引发的效果。

那么远隔百里之外的龙口村,举村的震撼和激动,那体现出的就是“连番轰炸”的威力了。

同样是这一天傍晚,龙口村除了孩子和行动困难的老人,几乎所有成年村民都聚拢在村支部办公室外的大榆树下,来参加村委会临时召集的户外大会。

尽管当时寒风凛冽,天色渐黑,甚至为此还耽搁了村民们家家户户的晚饭。

可没有一个人喊冷,没有一个人抱怨,反倒每个人都兴致勃勃,甚至是血脉偾张。

因为安书记和兆庆,一字不差的遵守了他们当初的承诺,马上就要给村民们分红了。

而且还不是小数目!每人分八十元!

全村老少,无论男女,只要是龙口村的人,哪怕是个襁褓中的婴儿也有份!

要知道,这样凭人头算,最多的一户甚至可以领到上千元,哪怕人头最少的也有二百多元。

这甚至比许多家庭过去辛辛苦苦干上一年赚到的还多。

现在白白就能拿到手里,这岂不是天降横财嘛!又怎能不让人欣喜若狂?

而现场,整整十万块“年终奖”码放得整整齐齐,多达上百沓人民币就放在台上。

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份钱币聚集成小山一样的霸气景象,完全超出了任何一个人的想象。

在等着排队领钱的三百余户村民又怎能压抑得住激动?

有的村民至此仍旧不可置信。

“这些钱是真的吗?真的会分给咱们?”

有的村民咽着吐沫,满是兴奋。

“这还有假。安书记什么时候骗过大伙儿,他向来说话算话……”

还有人由衷感叹。

“了不起啊。兆庆可真是好样的,就这么一个工艺品厂,居然赚了这么多钱……”

总而言之,无一例外,每个人原本平日里无甚光彩的眼睛,此刻都有了光泽。

一种充满憧憬和满足的幸福之光!

因此在大会正式开始的时候,所有人都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耐心,自觉维护了良好的秩序,并带着一份欣喜的感恩之心安安静静听着安书记和兆庆的发言。

甚至在安书记当众一一宣布几项新政。

说明年要把已经包产到户的土地重新收回,恢复集体所有的政策。

兆庆作为厂长,今后工资定为二百元一个月,年底分红加倍。

村委会全体成员也从此在工艺品厂享受一份优厚的工资待遇后,也完全没有一个人反对。

因为货币除了价值尺度的作用,还有能让人们的脑瓜开窍的功效。

哪怕村里最愚笨的人也知道眼前这些钱是靠谁才得来的。

村民们很容易就能算清这笔账,到底是怎么来才最合适。

既然安书记和兆庆给大伙儿挣了这么多钱,他们作为干部和有功之臣,自己多拿几个自然是应该的。

另外,别说共和国的老百姓本来就服管,退一万步讲,即使为了这个天上掉馅饼的福利,村民们也不能跟村委会对着干哪。

更何况话说回来了,安书记是什么样的为人?在村里又是什么样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