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肉烂在锅里

重返1977 镶黄旗 2458 字 11个月前

不光主体是黄金。角楼的墙壁是用两千多块碧玉嵌金丝砌成。檐顶装饰有虎眼石,楼柱为玛瑙石,栏杆用绿松石镶嵌而成。

任谁一看,那也是“巧夺天工,价值连城”啊。

人家开价十八万元是不是也很公道啊?

所以说,洪衍武怎么处理财富的苦恼自此就完全消失了。

反倒又有点感觉挣钱速度慢,不够他买的了。

这就足以证明人的贪心是没有止境的,天下谁都是如此。有一就想二,没人嫌好东西多的。

不过好在,贪是贪,可洪衍武不糊涂,他懂得掩饰克制,他知道安全第一。

明白不能为这种事让别人起疑,得慢慢地玩“老鼠搬家”才是上策。

所以他不但控制着采买的次数,在借用许家人际关系上也很有度。

后来只求着许崇娅又带他去了趟象牙厂,就再没开过口了。

还为这事儿,送了许崇娅好几块电子表,和不少时髦衣服呢,也带着好烟好酒去看了一次许秉权夫妇。

让他这位二嫂,在娘家那边也挺有面儿。

至于其他的厂子,那都得他自力更生,凭本事去生闯了。

要说搞人际关系这事儿啊,麻烦是麻烦,可就怕有心人。

只要肯下功夫,肯用心,就没有交不到的朋友。

洪衍武就懂得这个。

所以在许多人看来,怎么把生人变熟人,如何把熟人变朋友,好像是一件很难的事儿。

可对他来说却没什么困难的,没多久他就琢磨出完全可以通吃四方的一招儿来。

就凭一个很简单的办法,甚至没花一个大钱儿,他就可以在不认识一个人的环境里打开了局面。

甚至混得比许崇娅介绍的厂子还熟,向着他的人更多。

开二群了,群号:608640021

买是买啊,可前提是,洪衍武头一次来这两家玉器厂,还不能太猛了。

哪怕当着许崇娅这样的亲戚,和宋国甫这样的磁器,那也得有所保留,否则非得惊着他们不可。

实际上,洪衍武托他们时,都是编的借口。声称替港澳朋友代买,图得是从中挣几个钱。

所以这小子哪怕再眼馋,件件想要,当时也没敢多买。

在京城玉器厂,洪衍武只把王树森的两件高翠“花片”《龙凤呈祥》、《天女散花》,还有潘秉衡的珊瑚《六臂佛锁蛟龙》给拿下了。

在玉器三厂呢,他除了翡翠《松鹤》、《三秋瓶》,还看上了一个几只玉蜻蜓飞落在彩色花树上的大型玉石盆景。

选这些,也是这小子比较俗,他就知道翡翠值钱,所以选得几乎都是绿的。

那珊瑚件儿和玉石盆景,主要是因为太漂亮了,不买难受,手才跟着心走了。

却不知无意中得了个大便宜。

《六臂佛锁蛟龙》的价值毋庸置疑,那玉石盆景竟也不是凡品。后来才知道,是京城已经失传的“蜻蜓贾”难得的一件大型作品。

而这几样东西,在副厂长和销售科长的刻意关照下,总价差不多三万外汇券。

虽然报出价来,让许崇娅和宋国甫大吃了一惊,可洪衍武却心知肚明占了大便宜了。

因为相同水平的东西,“友谊商店”一件儿就得卖这个数,这还不划算吗?

至于厂长和销售科长,因为洪衍武是用外汇券结算的,价格虽然要的不高,却满可以交代的过去,心里也是一松。

何况洪衍武也懂事,之后又请客又送礼,可谓皆大欢喜。

再以后?再以后那不就一回生二回熟了吗?

洪衍武下次自己再找来,可就使上“粘”字诀,彻底以朋友自居了。

要么带着好烟好酒送他们,要么带他们继续胡吃海塞,还挺热心问他们需不需要进口家电,声称自己有门路。

这种情况下,他们之间就打下了坚实的友谊基础,价格自然仍旧是优惠的。

只要厂子有点赚头,账上过得去,无论什么宝贝,这俩家伙都敢卖给洪衍武。

另外为长远计,也防止有职工非议,洪衍武还下功夫做了些表演。

他故技重施,让“小媳妇儿”两口子装了一次华侨,也让“大宝”扮了一回港客。

然后由他陪着来厂里参观,在他极为“热心”的促成下,当场就让这两位“海外同胞”打开钱箱,十件二十件的大买特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