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尴尬

重返1977 镶黄旗 3089 字 2024-04-20

敢情这次来的时候,杨耀华特意交给了杨卫帆带了两盒上好山参,委托儿子务必让救命恩人收下。说如真能收下,他也就心里舒服一些了。

这主要是因为寿敬方一直严禁杨家人来打扰,这次见面机会纯属难得。另外,杨耀华也素知寿敬方性情高洁,觉得送别的会被拒绝。才专门做的这番安排。

这样一来,杨卫帆自然把这事儿当成今日的第一要务,非要办成让父亲安心不可。

于是等到他来到第四席前一见寿敬方的面,就跟个乖孩子似的,先恭恭敬敬跟寿敬方鞠躬问好,然后非常耐心地表达了父亲的意思,恳求寿敬方能收下杨家的薄礼。

这局面,让许秉权夫妇和王副书记都看傻了。他们全是又惊又疑,谁也吃不透寿敬方到底是什么来路。

说来也可乐。更让许秉权和于婉芬差点吐血的是,随后王副书记居然问他们,“这位老先生怎么坐在那儿啊?要不要请到咱们这边来?”

想想刚才要求调席的事儿,许秉权和于婉芬脸就跟被猫挠了似的生疼。

还好洪禄承出面来解释了。说寿敬方并不是官场人,又不耐烦交际,还是让他继续自在的好,这才维持了现状。

但这才哪儿到哪儿啊,后面竟然还有更让许秉权和于婉芬羞愧难言的状况呢。

因为杨卫帆一行人也并不是最后的来宾。接下来居然又来了几个更为特殊的宾客。结果连许秉权夫妇自己,都得承认他们确实有眼无珠了。

怎么回事啊?

敢情就在婚庆典礼刚刚要开始之际,一个外国老头和一个外国老太太在一个干部模样的国人陪同下,从垂花门走进了婚礼现场,一下引得全场瞩目。

别忘了,这年头才刚刚过了需要政府反复宣传“禁止围观外国人”,国人才能保持克制和礼貌的年代。

所以尽管老百姓不像以前那样,一看见外国人就像发现了金丝猴,完全挪不动眼珠了。但一不留神遇见一个,也够偷偷瞧一阵的了。

另外再考虑一下现场环境,大家正都用带着期待的目光紧盯手拿麦克风的新郎新娘呢,突然一下从他们身后走进这么几位,换谁也是想不到的吧?

更何况这俩外国人,行止也不一般。

那老头西服革履,手里拿瓶洋酒,老太太穿戴着首饰,描眉画眼,手里还怀抱一束鲜花。

俩人一进来,就冲着新郎新娘去了,惊得俩小年轻直往后闪。

这要再不能成为视觉焦点,那只能证明现场的人们都是瞎子了。

那这两个老外是谁啊?

嗨,还用说嘛。不就是允泰的同学,美国大使馆商务参赞史密斯夫妇嘛

敢情上次他们和允泰在前门饭店相聚时,听说允泰眼下暂居洪家老宅,为的是要参加外甥婚礼。这老小子史密斯就动心了。

他对共和国人民的婚礼感到相当好奇,特别想来参加。

可他转念又一想,这个日子美国人是不放假的,他们过的是九月劳工节,五一当天大使馆还要上班。恐怕来不了,就没好意思提出要求。

哪知道后来大使馆又临时通知他,五一当天上午,要派他参加一个共和国官方邀请的活动,随后就给他放假了。

这样他一琢磨,反正行装也周正,干脆活动结束后去友谊商店买瓶酒,再带上活动现场的鲜花赶过去吧。连看热闹外加蹭饭,多好?

要知道,史密斯算半个华国通,他清楚国人有“伸手不打笑脸人”的讲究。绝不可能把登门客人赶出去。而且工作又是搞外交的,脸皮厚得很,还真没什么不好意思。

果不其然,这老小子得逞了。

尽管是不请自来,可洪家夫妇只能热情接待,允泰也只有捏着鼻子出面圆转来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却也有个额外的好处。那就是这位有点猥琐的商务参赞突然莅临,既给洪家撑了面子,也让允泰于大庭广众之下出了次风头。

因为这个年头,美国人的世界地位都是顶尖的,何况又是官方官员。谁家能有这样的宾客不提气啊?

别说许秉权夫妇了,连王副书记和何区长都站起来了,全笑着想把外宾往第一席上让。

只可惜他们又自作多情了。人家参赞两口子脑子有病,才会刚解了套儿,跑这儿再来一次官方应酬。加班费可没人给。

所以别说真不懂汉语的史密斯太太了,就连史密斯本人都开始装傻充愣了,表示彼此无法沟通。哪怕是翻译劝说,俩人也全摇脑袋说“no”。

这样,允泰就不得不出面解释了几句,然后用英语跟史密斯夫妇商量起来,最后就把他们让到自己席面上了。

想想看,照许秉权和于婉芬心里的给允泰的定义,那是一个土里土气的农村老头儿。

偏偏就是这样的人是商务参赞的同学。而且嘴里一串儿一串儿往外直蹦“鸟语”。不但让官方翻译都插不上话。还让参赞两口子眉开眼笑,小鸡琢米一样点着脑袋直说“yes”。

这是什么效果?

简直匪夷所思,惊世骇俗!

这就叫真人不可露相,海水不可瓢崴啊!

再想想他们自己恰才的表现,那脸上羞不羞,臊不臊?

幸好这调席的事儿仅有屈指可数几个人知道,否则他们真是没法儿自处了。

可没辙啊,这能怪他们眼拙吗?

实实在在的,全怪洪家的亲戚太“膈涩”了。就没一个,不是从骨子里透着邪门儿的人!

开二群了,群号:60864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