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规矩

重返1977 镶黄旗 2351 字 11个月前

这么一来,洪衍武怎么看李福和洪家的东伙关系都是那么不可思议。完美得特别不真实。

而为此,他也真的不能不好好夸夸这位李大叔了。

于是见天屁股后头恭维着,说着感激又钦佩的话。可他万没有想到,李福自己却不是这么想的。

老爷子终于受不了了,就找了个时间,很认真地跟他说,“小武,算我怕你了。你可别天天再这么夸我了。老李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你这话让我臊得慌。”

“哎,李大叔,我可都是出自肺腑啊。您当之无愧啊。这些事要没有您,那非得抓瞎。您这本事哪儿是一般人能有的?由您帮忙,是我们洪家的幸运啊。您就甭谦虚了。”

可洪衍武的固执己见却让李福更脸红了。

“嗨。你这孩子真是,话全给说反了。我老李会这点东西算什么本事?过去洪家的买卖里像我一样的人多了。你得明白一点,别看老李把事儿办得还算稳当。可真正起作用的不是我个人。而是规矩。”

洪衍武不解。“规矩?”

“是。规矩。所谓办事得有章法,这‘章法’就是规矩。这些事你是看着杂、乱,可是你得知道,这些事都是前面的人传下来的,一切条目都有缘由、皆有定例。从中会遇到什么情况,该怎么处理,怎么调配,早有个标准和应对办法在哪儿摆着呢。说白了,这也是熟练工种,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的事儿啊。”

“你以为我当年在‘衍美楼’干,学徒学的是什么啊?无论是瞭高儿、跑堂还是干茶房,学的就是规矩。行、动、坐、卧、走、穿衣、吃饭、说话、办事、全都是规矩。怎么迎来送往,怎么让座,怎么沏茶,怎么倒水,怎么点菜,怎么端菜,做出的茶点要什么样式,都有严格具体的要求,差一点也不行。我的师傅总说我有灵性,可我有什么灵性啊?不过是把师傅的话牢牢记在心里,才会对规矩熟悉起来比别人快而已。而熟了就必然能生巧,无论出主意还是办事,也就管用、贴谱了。”

“规矩这东西还有更重要的作用。洪家就是靠规矩来管买卖的。老东家,哦,也就是你的爷爷,他老人家就常说。‘哪怕二流的规矩也比一个一流的人强’。为什么?因为一个酒楼营业的时候客人多,伙计多。不按规矩来,堂、柜、厨,处处得出问题,任再聪明的人一样样管也得顾此失彼,焦头烂额。只有按照规矩来,大家都不走样,才能把买卖干好。”

“还有,像洪家的买卖那么多,还家家兴旺,这也绝不是单靠聘一个好掌柜就能做到的。真如此,必有参差不齐。而有了规矩就不一样了,只要看看店里的人干活是不是荒腔走板?一切符合不符合规矩,就能保证买卖不出问题了……”

下午18:50加更一章开二群了,群号:608640021

对于每个人来说,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为难事。

或非自己所长,或牵扯过多的精力,自己本人无法或是不愿为此劳心劳力。于是就需要找别人代劳和帮忙。

这是很正常的情况。正所谓“独木难成林”嘛,要是凡事都要自己来办,就不存在社会细分工了。

而且更进一步来说,万事不求人的人,一生成就很有限。也只有懂得合理借用他人力量的人,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达成非凡的成就。

对这些道理,洪衍武早就懂得,可问题的关键处,却在于能否找对人。

找对了人才能办对事儿。可要是找错了人,那是事倍功半,弄不好就砸锅。

如果所托非人,最后还能侥幸地糊弄过去,那真就得念“阿弥陀佛”了。

所以这次能意外找到李福这个大能人来相助,洪衍武是发自内心地觉着老天爷在眷顾。

若不是有了这么一位善于奔走、张罗、交际,且熟稔红白事儿礼俗的行家来掌握全局事务。

别说各处办得严丝合缝、井井有条了。就连一开始,庞师傅都谈不下来。光找厨子就得够他们一呛。

那后面,他也肯定分身乏术,抽不出时间去陪“大将”,办舅舅的事儿。以至于什么都得耽误了,什么都办不好。

可见人的作用多么的不可估量。也就难怪父亲让他跟着李福好好学呢。

只是话又说回来了。李福能把这么多琐碎繁杂的事务信手拈来、处理到位,那都是人生经验一点一滴的积累啊。

人家当初也是一年年学徒学出来的,恐怕还得要缜密的心思和察言观色的灵性。这又哪里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