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遭窃

重返1977 镶黄旗 2369 字 2024-04-20

人一上岁数睡觉就轻,李大爷脾气又好,没什么不高兴的。反倒见着酒菜儿挺满意。这样仨人就边喝便聊了起来。

其实京城人喝酒,最大的特点是聊比酒和菜还要重要。无论是挚友还是陌生人都能聊,闷葫芦坐一起是喝不了酒的。

而且这种聊不谈利害,不谈交易,不计身份,闲谈趣事中交流的重点是人的情分,充斥着彼此的性情与性格。

要是真碰上能聊一起的,往往能喝好几个小时,这也就应了“酒逢知己千杯少”这句话了。

像洪衍武和李大爷就属于这种情况,俩人精神年龄实际上没多大差距。老爷子对京城过去的典故知道不老少。洪衍武又对社会新情况了解很多。

这么一来二去,俩人都把陈力泉给聊睡了,一直聊到快天亮才算意犹未尽地告一段落。

可就在洪衍武把在床上迷瞪的陈力泉叫起来,给李大爷腾了地方,俩人一起回大食堂想再睡会儿的时候。却发现大事不妙了。

因为食堂的大门是敞开的,门上的挂锁居然不翼而飞,让人给卸了。

那不用说肯定有人进去了。

洪衍武一惊之下,立刻酒醒了一半,他跟陈力泉再跑进去一看。

完蛋!食堂还真让人给偷了!

而且说出来都邪门。装着食材的冷库上面的锁好好的,什么都没丢。可供人坐着吃饭的长条凳子居然没了!

整个食堂的一百多长条凳子丢了得有七八十。这不是他妈见了鬼了吗!

而最让洪衍武心里绕不过劲儿来的是,平时上大夜班混的人多了,根本就没人锁门。去打牌,去喝酒,甚至找个屋子铺好地铺,踏踏实实一宿大觉都没事。

为什么就他好心好意义务帮忙,而且还锁了门的这一宿偏偏出事了?

这简直是老天无眼啊!不但好心没好报,而且倒霉还是倒霉他在干活太利索上了,否则他要是不离开这儿,打死也不至于出这种事儿啊。

要想知道这件事儿到底怎么回事,咱们得从二月临近月末的时候,大食堂勤杂工小孟的母亲,突发性脑溢血住院的事儿说起。

因为虽然及时就医,人到底是救过来了,但老太太左半边肢体没了知觉,还得住院继续治疗。

要知道,当时可是没有所谓的“护工”这说的,照顾病人吃喝拉撒,那都得靠家属自理。

好在当时的家庭兄弟姐妹都多,小孟跟兄弟姐妹一起轮值陪床,倒也不算太为难。

可麻烦的是,偏偏第二天小孟陪床的日子就赶上了他上大夜班。那天还是本月末最后一天,2月28日,周六。

这就是说,谁要是替他,晚上十点起得在食堂待上一宿,直到第二天早上八点,给周末加班车间做中饭的几个人来了才能下班。

而且因为第二天是周末,厨房不用做早饭。这一宿的工作任务也很重。除了要负责周六夜宵后的公共区卫生。还得额外负责厨房内部的大扫除。

另外,最不划算的是第二天回家之后还得补觉。这就让这个休息日的含金量大大逊色,似乎亏了一天似的。

所以勤杂工开临时会时,根本就没人愿意跟小孟对调,谁都劝他跟兄弟姐妹们换换。

这一下给小孟愁的直上火。他是个老实孩子,原本就是他兄弟姐妹们谁也不乐意耽搁周末休息才推他头上的。这下他可不知该怎么办好了。

而庞师傅虽然挺同情小孟,对这种事儿也不好硬压,毕竟大家都辛辛苦苦地干活。这个夜班又是轮着上的,凭什么让别人吃亏啊?

人家帮忙是情分,不帮是本分,他也没辙。

最多只能从革命同志的阶级友谊出发,拿2月25日刚传达的“五讲四美”精神说事,尽力再帮着动员动员。

这样这事儿可就僵住了。

好在真有个觉悟高的。勤杂工们讨论这事儿的时,洪衍武在白案组的窗户边上听见了,他见这事老半天都没人抻茬。既觉着小孟不容易,又看不得庞师傅为难,就挺身而出把这事儿担了下来。

用他的话说,虽然他跟小孟已经不同组了。但谁家不都有个急事吗?何况又是为了照顾父母。只要炊事长同意,他就愿意帮小孟盯一天,调不了休也没关系。不就白干一天嘛,义务了。

这一下皆大欢喜,大伙儿都松了口气。对洪衍武施以援手,小孟也不知道怎么感激好了。而为这份仗义,连庞师傅心里也痛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