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歪理

重返1977 镶黄旗 2296 字 11个月前

可好不容易刚把孩子哄安生点儿,老太太又来拉后腿。

水婶义正言辞地说了,“咱们水家的孩子可都是睡大炕滚出来的,那才叫随和,贴人。你们谁都没进过托儿所,全是你妈我带大的,又有哪个不懂道理了?难道歌谣就非去托儿所学吗?包括你在内,你们打小会唱的儿歌不都是我教的?你说上托儿所学认字、算术,那更是瞎掰,别欺负我没见识,要那样还要学校干嘛?”

水清只能耐心又跟妈解释。“妈,时代已经变了,人的活法当然得跟着变,老的活法不一定科学。拿歌谣来说,您会的那都是什么啊?‘小辫儿刘,蒸窝头,半拉生,半拉熟。熬白菜,不搁油,搁了个大砖头’要么就是‘黄毛丫头去赶集,买个萝卜当鸭儿梨,咬一口,齁辣的,谁让你专门挑大的’。现在的小孩上托儿所都不学这个了,都是现代儿歌。那咱们再把孩子搁家里,和别人比就落后了,今后晓影上学能不吃力吗?”

可老太太又说,“我这些歌谣怎么了?人的日子不就是这么过来的?哦,不上托儿所连上学都吃力了?我就不信,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哪一朝哪一代有过托儿所?那个大文人是托儿所培养出来的?你不是有文化吗,那你好好跟你妈说说,咱们的国家领导人,咱们的科学家,有托儿所培养出来的没有?”

好,老太太的歪理还真让水清辩无可辩。可嘴头子上虽然输了,她在实际行动上却坚决不屈服。任水婶怎么反对也没用,还是把孩子硬给送托儿所来了。

结果这下给水婶气坏了,老太太一怒,威胁地下了制裁令。说孩子要送托儿所可以,但得把孩子东西都带走,让水清自己养活去,她不管了。

更要命的是水婶儿没想到,水清居然还真的带着孩子搬进了舅舅家的平房里。这样娘儿俩彻底就赌上气了。就像美苏关系一样,打上冷战了。

可这么一来水清的日子能好过吗?一个人带个孩子哪儿那么容易啊?她想象不到的麻烦和为难也就真来了。

开二群了,群号:6086400

下午18:50加更一章

出于同样的原因,不想“进步”的洪衍武还找时间和水清谈了一次话。

尽管他开口先为水清出的黑板报感谢了一番。可实际上他的目的却是求水清千万笔下留情,说下回无论他们再干出什么“好人好事”来,也千万别再公开表扬了。

洪衍武把自己真实想法都跟水清坦白了。说自己身上实在没有想当什么劳动模范、积极分子的心。所做的一切就只为让自己舒服点,图一个省力不劳心,保持愉快心情地上下班。

他还说既然活在社会主义幸福的大集体中,总得替别人想想。工作上点到为止就得,如果干的太好就该显得别人干的不好了。像他这次闹这么大动静,不知道给多少人找了麻烦。以后再不消停,肯定招人恨啊。何必呢?自己合适就得了。

甚至他还说,只要水清答应今后完全地忽视他们,他就愿意每月免费提供水清五十张热门电影票,来帮助水清更好地组织团员活动。或者当做表扬板报的奖品也行。

这一下弄得水清哭笑不得,有点嗔怪地说,“合着我表扬你们还错了?不重视你们,反倒你要送我电影票。我真奇怪了,你明明有头脑、有办法、有能力,怎么偏偏不想进步呢?再说你自己甘愿吃饱了混天黑,那泉子你也能代表啊?”

洪衍武就又把他自己那一套“梅干菜理论”拿出来了。主张人都是独特的,幸福也不应该一概而论。

他还打比方,说像吸烟、喝酒这些嗜好明明人们都知道对健康不好,可许多人就是戒不掉。他自己就是那种人,真要戒掉即使能长命百岁,可那样活着他也就觉着没劲了。

所以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以陈力泉的性子更喜欢简单和宁静,关键还得他们哥儿俩待在一块干。只要心里痛快点儿,其实干什么工作都行。

永远不进步又怎么了?只要不干坏事,踏实工作那对厂子、对大家就是有益的。

他的这番理论,杨耀华、韩山、宋局长可全领教过,连这几个大官儿都挑不出错儿来,水清当然也不行。

而且水清人如其名,性子水一样的人儿,最善于替别人着想了。她懂得“办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的道理,哪儿会硬拗着他来啊?也就无奈一笑,当场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