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儿,知道后面会变成怎样的洪衍武已经按捺不住佩服之情。由衷的赞叹起来。
“爸,您可真了不得,对这东西吃得真透!好多我含含糊糊的问题经您这么一说,可全都豁然开朗了。您这老辈儿的买卖人真不一般呢!”
只是佩服虽然佩服,他后面还有话呢。
“不过我倒是还有个疑问。兑换兑换,有兑有换,才能获利吧?投机倒把呢,先是投机,跟着那也得倒把啊?可我要是只换不兑呢?打个比方,我自己换点外汇券去‘友谊商店’买东西用,这能算我犯法吗?”
洪禄承想了想不由支吾了。“那……大概不算吧……你……到底什么意思?”
洪衍武装得跟没事人似的,连连拍着胸脯保证。“爸,您放心,我保证不干投机倒把的事儿。其实我就是想自己换点外汇券用,买点时髦商品,难道这还不成吗?”
就这么着,外汇券的事儿,洪衍武算是从他爸爸这儿糊弄过关了。洪禄承还真不知道,儿子跟他打着什么样的埋伏呢。
洪衍武鬼得很,其实从打算干这个,他就想着怎么跟法律法规躲猫猫呢。
那还是换汤不换药啊,跟“家电指标”一样。他不会去做买进卖出外汇券的生意,那太扎眼了,也太危险了。
而他的想法是“曲线救国”。准备先换了外汇券拿在手里,再等有需要紧俏商品的人出现,最后谈好价儿,再买了商品转手倒卖。
这样转了个弯儿,过手的是商品,危险可就大大降低了。就是换外汇券的时候被警察抓到,也不能说他投机倒把。因为他没往外卖啊,是自用啊。
可是呢,顺到根儿上,外汇券之所以值钱,不就因为能买到的许多人买不到的东西吗?本质上还是大家需要东西。这么着,能赚到手的钱不但一分不少,而且还更多呢。
至于他跟父亲的这番讨教也确实惊喜。洪禄承的解释,不但让他全盘理解了外汇券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具有什么作用。而且还就外币走势给他提了个醒。让他立刻想起了人民币的贬值就是从今年开始的。
那就是他不当二道贩子,想法把外币兑换出来,也是躺着挣钱的甜买卖啊。
干!干嘛不干!只要用人得当,计划周密。他就不信,有谁能抓住他的痛脚。
从这时候起,洪衍武就断然下定决心要把资金和人手从“东风电视机厂”彻底退出来了,回头就让“小媳妇儿”两口子转盯外汇券这一摊儿去。
说真的,那边的电视机票已经上涨得不像话了,还得占用资金占用库房。相比起来,这才是真正方便、利厚的大生意。
挖社会主义墙角?不,他可不这么看,这种“特权货币”的出现本身就不公平不合理。只有尽快实现市场经济,加快市场开放的步伐。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否则为什么票证一退出流通领域,外汇券没多久就主动废止了呢?投机倒把罪在未来不也取消了吗?就连国家都认为这个罪名不成立了。这叫纠错。
不同于这个年代麻木无知的人们,对这一是关于外汇,一是关于房地产的消息,洪衍武具有超强的敏感度。
消息发布后,他一直关注着相关进展,并找到了所有报纸相关文章翻来覆去的看哪。甚至还去宋家跟宋局长开口,把人家的《参考消息》都给借来了。
而有意思的是,通过这件事,他甚至还有了惊人的额外收获。那就是他发现了父亲长期藏拙,其实却具有超乎寻常的敏锐眼光,具有让人望尘莫及的远见卓识。
说实在的,饶是他知道历史的发展和真实走向,但要和洪禄承一比,他也有点自愧不如之感。因为他只知表象而不知其道理,但洪禄承却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事。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一天下午,洪禄承午觉起来,就看见洪衍武在堂屋翻家里摞得高高的报纸堆。
当时老爷子没说什么就出门给家里买东西去了,可没想等到买了东西回来,都过去一个小时了,洪衍武居然还在翻弄查找。而且堂屋的八仙桌上已经排了好几张不同刊目的报纸。
洪禄承好奇地过去一看,嘿,不是外汇券的相关消息,就是房地产政策的解释。他就更惊讶了,必然要问一句。“你小子看这个干嘛?”
洪衍武也没当回事,调侃地回了一句。“爸爸哎,我说我找钱呢,您信吗?您甭管我了……”
可不成想洪禄承立刻把门关上了,然后就特严肃地警告了洪衍武一句。
“老三,我可告诉你啊。这事儿你不许干!”
眼前光线一暗,让洪衍武不由抬起头来,等看见父亲的反应又是矍然一惊。
“爸,您说什么呢?我要干什么啊我?”
“你甭给我打马虎眼。小唐的事儿出了以后,我怕你难受就没问你。今儿正好,你跟我也交待交待实话吧,那倒卖电器是不是有你的事儿?你现在是不是又盯上外汇券了?”
说着,洪禄承拿起桌上的报纸重重一拍,又把显眼的新闻条目冲向了洪衍武。
“你说,就冲你花钱那个大方劲儿,就冲你弄那两本儿邮票的心计。你要再说没动这心思,我能信吗?”
呦嘿!老爷子眼睛够毒的!敢情早露馅了!
洪衍武一下子就愣了,赶紧转眼珠想说辞。可借口还没想好呢。他爸爸又抢先出口了。
“你可想好了再说啊。我是你爸爸,打小你编瞎话的样子我就熟。”
得,那还说什么啊!这已经算定性了!
见此情景,洪衍武只有无奈地叹息一句。“您说是,就是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