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伙都看见了。蒋家仁义,特别是我嫂子,不愿意跟这爷儿俩一般见识,这叫以德报怨,这是人家的德行。既如此,我也不好勉强,这事儿就过去了。一会儿还是抓紧时间办正事,该还钱还钱,该写收据写收据。不过我在这儿也得多说一句,谁都不容易,办事儿别过分,至少得摸摸自己良心。人家仁义归仁义,千万别借着这个就蹬鼻子上脸,想落井下石,往死了难为别人。我可跟蒋家人不一样,最爱斤斤计较。要再犯我手里,那可就不是一个耳光的事儿了!最后感激各位四邻仗义执言,这世界上毕竟还是好人多啊。”
而对洪衍武这番绵里带刚的说辞,债主们大多躲避他的眼神,显然有些心虚和惧怕。
邻居们虽然没见着打人,很有点不解气的失望,反过来,倒是对蒋家人的宽容挺佩服。另外也多少感到对最后一句受之有愧。
于是便都念叨了一句,“蒋家厚道,我们是多年邻居,好人哪”或是“客气客气,没帮上什么,有事说话”,也就各自散了。
唯独可气就是那逃了一巴掌的爷儿俩,虽然他们抱着不吃眼前亏的态度,没敢还嘴。可也绝对没把洪衍武的话当回事。
做儿子的大概觉得危机过去了,无所谓地叼上烟卷儿自己进屋了。甚至那当爹的还有点故意挑衅,“哼”地冷笑了一下,似乎吃准了洪衍武是虚张声势,硬充大铆钉。
但他们的判断真的错了!他们实在对洪衍武缺乏了解,真应该对他的话走走心。
这番话洪衍武绝不是白说的,重点就在“斤斤计较”四个字儿上了。
他是谁啊?坏人堆儿里长大的,“老炮儿”见他都肝儿颤。耍流氓,那是他的强项。
外面是年轻气盛,可内心是个五十来岁的黑心房地产商。玩阴的,谁能玩儿得过他啊?你越算计他,他就越算计你!
这种事儿要不让对头后悔到姥姥家去,也就不是他有仇必报,无理也不吃亏的洪三爷了!
实际上,就在大家纷纷进屋的时候,洪衍武故意留了一步,一招手,把“小百子”叫过来,低声耳语了几句,套儿就给这爷儿俩准备好了。
跟着进屋之后呢,洪衍武也没急着发钱,而是先让各家各户把凭据拿出来。
不但要当着他的面,在上面签字画押,并且还得按他说的,写清楚委托“大将”买卖海参的多少多少钱今天已收到。只有每个人都写下这样的字据,他才肯当面把钱付清。
这表面上是个有些脱裤子放屁的手续,而且有点不合常理,可实际上没人能反对。因为洪衍武开诚布公地说了,防得就是某些动不动就拿炒海参的事儿威胁人的人。
以前这样还可以说是怕拿不回钱来,可现在钱就摆在眼巴前呢。如果还不肯写,那多半就是存心不良啦。没准谁拿了钱背后又会干出捅刀子的事儿来。所以必须如此。
另外,洪衍武还说了,通过这种办法把大伙儿变成一条绳上的蚂蚱,也是为了大家伙的平安考虑。只有这样,大家今天拿到手的钱才是自己的。
否则事后一旦有人觉得没了制约,事不关己,冒傻气把事儿泄露出去,惹得派出所再追查这件事,绝不会只是“大将”倒霉。
蒋家人不是傻子,什么都自己背。真牵连到在座的头上,别以为就没事了,拿走的钱不得充公?
而有了这些凭据就不一样,人有顾忌就不会坑自己。包括“大将”在内,每个人都会守口如瓶。这就彻底绝了后患了。
这话针对的是谁,其实谁都清楚。而且洪衍武的话确实有道理啊,大家伙儿仔细一琢磨,便都理解了。
这下可把那父子俩给治了。就是他们不要钱不想写字据也不行了。大伙儿的利益被洪衍武绑在了一起,当场就跟他们急眼了。
“噢,我们都干,就你们不干,这是什么意思啊!是不是?再说就你不写,我们大伙儿怎么办呢?”
“什么?你说蒋家人居心叵测?胡说!人家都到这份儿上了,还肯认账还钱。这是坏人?人家都不跟你计较了,你怎么倒打一耙啊?”
于是大失人心的父子俩也只有不情不愿地乖乖照做,别别扭扭地写了字据。
至此为止,“大将”一家子可就彻底不用担心什么了。被举报的危险基本排除。“大将”两口子都面露喜色。
但能就这么顺当的让父子俩走了吗?当然没这么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