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来看,短短一年半以来,整个市场价格上涨了至少一倍。但更让多数人出乎意料之外的,还就是这些过去没什么人要的民国前老票价格涨得最多。
他手里的这些票,都连翻了几个跟头了。买的时候大概平均二三十一张,现在都一二百块了。所以说,他只要把手里的票一卖,后面修房的钱,他自己就能负担下来。
听完了洪衍武的解释,洪禄承、王蕴琳和洪衍争简直就像听了一出穷小子摔了个跟头,捡了金元宝的故事。谁都没想到洪衍武蔫不出溜就发了这么一大笔横财。
洪衍争率先就说,“没想到啊没想到,你小子运气可真好,天天这么外头瞎转悠,都能捡着钱!我看你这‘老家贼’就是没工作,这辈子也饿不死了。老天爷偏爱瞎家雀嘛,太照顾你了……”
王蕴琳也说,“你这孩子,这性情和举动还真是让人琢磨不透,怎么还无师自通,学会了‘打小鼓儿’的本事呢!像你这么古灵精怪的,洪家和完颜家还从没长过这样的苗儿呢……”
唯独洪禄承沉默半天,倒是给予了充分肯定。
“你们也别这么说,老三能挣到这个钱不容易,可不光靠的是运气和一点鬼聪明。你们想想,能知道这个事儿的人不在少数,可有几个人能动这个心思的?又有几个人真敢付之行动的呢?何况高价也是一点点涨上来的,老三没提前卖掉更是不易。这可不是眼力,而是眼界啊!”
好,真没想到父亲竟然给了如此高的评价。
洪衍武就宛如靠作弊拿百分的孩子一样,当时就喜得眉飞色舞,胡言乱语了。
竟然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老洪也……”
结果语出惊人引发了乐极生悲,导致“老洪”立马变脸,大哥还当场给了他一记脖儿拐。外加妈妈数落,结果露脸又变讪脸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毕竟平息了父母亲人心中的疑惑,并且算得上一件锦上添花的大好事。
那么洪禄承和王蕴琳心里一高兴,为了庆贺洪家老宅“一期工程”圆满结束,再加上家里的孩子们又都对家里的老宅子念念不舍。
他们就做出了一个决定。干脆,大伙儿就选七月七,再到老宅子来庆贺一番好了。孩子们要乐意,索性就住到开学。
同时,他们自然也希望故人同观老宅恢复旧颜,便也对寿敬方发出了邀请。
这样一来,这一天一大早,洪家老宅院儿里就又热闹起来了。
雨过天晴,翻过一天来,是1979年的8月29日,周三。
这一天表面普通,可其实确是一个很特别的日子。因为当天阴历是七月初七——“七夕”。
在男孩子女孩子都知道的故事里,每年的这一天,牛郎和织女将会通过喜鹊搭成的桥梁聚首相会,以慰一年来的相思之苦。
京城的民谚里,也向来就有“七月七天河配,牛郎织女会一会”和“七月七,喜鹊稀”之语。
因此这一天也被称为我们国家自己的“情人节”。
实际上,它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比起源于公元270年古罗马的每年2月14日情人节,历史要悠久得多。
而且不仅如此,这一天还有少女们向织女乞求传授技艺,希望自己能像织女一样智巧,借此获得美满婚姻和生活的文化内涵。
所以这一天又叫“乞巧节”、“少女节”。
传统的过节内容和形式相当丰富和有趣。
首先有“拜双星”的祭拜程序,供品不但有西瓜雕刻的“花瓜”、“水蜜桃”、“闻香果”等时令鲜品。还要在花瓶里插上鲜花。并将胭脂、淀儿粉之类的化妆品摆上去,说是献给织女用的。
祭罢之后,还要再将祭献给织女的花粉分成两半,一半扔在房上,说是给织女用,一半留给自己用。
过去的女性全都相信使用与织女共享的化妆品,可以保持自己的青春美貌。
其次祭罢双星后,家里老人还会给聚在一起祭拜的姑娘每人一根针、一根线,让姑娘们同时穿引,看谁穿得快,谁把线首先穿进针孔,就算是乞到了灵巧和智慧。
此外也流行“丢针儿”的游戏。有的在初六日晚上,设水碗于花下。初七日中午,妇女们将平日缝衣或绣花用的针投入碗中,针便会浮在水面上。
如果水下有花朵、鸟兽、云彩之影,或细直如针形者,便是“巧”的象征。谓之“乞得巧”。
因为这些影子表示织女赐给她一根灵巧的绣花针,可以织绣出美丽的图案。
但如果水底针影粗如糙,或弯曲不成形者,就表示丢针的妇女是个“拙妇”,因为织女给她的是一根石杵。所以往往也见“妇或叹,女有泣者。”
至于其余,还有“喜蛛应巧”、“种生求子”、“拜魁星”、“吃巧果”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