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歪才

重返1977 镶黄旗 4170 字 12个月前

可杨卫帆却说,“你给我拉倒吧,你要再废话,我只能叫手下的兵,设卡子给你们拦车了。上次我底下那排长的表弟来看他,那帮小子就这么干的。差点没把那货车司机给吓尿了。你要不嫌刺激,咱也这么来一回……”

洪衍武赶紧答应。“得,那咱还是走特权吧。就算我积德行善了。”

杨卫帆也煞有介事地点头。“这就对了,服从组织安排,才是好同志……”

等到回到京城后呢,又隔了一天,“糖心儿”很准时地给洪衍武打电话了,通知他周日来帮忙搬家。

电话里也没说别的,听语气还挺开心。倒似乎是真找着地方了。

这可让洪衍武有点意外了。他有点好奇,却没好意思问,心想住哪儿,反正当天也就知道了。到时候看看再说。

这样5月13日下午,洪衍武就和陈力泉一人蹬着一辆三轮准时到了“梅竹斜街”的大杂院,开始帮“糖心儿”搬东西。

“糖心儿”不差钱,旧物件送大杂院里邻居们不少,自己也扔了不少。

最后归置出来的东西还真没多少。都是装在纸箱子里的小物件,大家伙也就带走了电视和冰箱。两车正好搁下了。而在她的指引下,洪衍武和陈力泉蹬着车就奔了长安街了。

他们要去的哪儿啊?

嗨,还不就是东单北大街的“栖凤楼胡同”嘛。“阿狗姐”给“糖心儿”留的那个独门独户的小院儿。

这时候可又到了“太平花”的花期了。院儿里墙角边那两株“太平花”又开得花团锦簇,洁白清香。

只是和以往相比,院儿里那些藤蔓类的植物都没了,仅有东厢房的墙角落里还长了那么几株,照旧挂着艳丽妖娆带着金边的大喇叭花。

把东西往院里搬的洪衍武这下彻底服气了。他哪儿想得到啊,“糖心儿”的师父“阿狗姐”居然还给她留下了这么一份“遗产”。

而且因为最近通过修老宅这件事,洪衍武对老房子了解了不少。他很容易分辨出,这应是旁边那个“广亮大门”院落里强分出的一个跨院儿。

就凭那“广亮大门”形制和门上尚存的雀替、三幅云等饰件就知道,这座府邸当年不但是个高级官员的宅院,而且是三品以上。

这样的房子,还能差得了么?

更让人意外的是,屋子里面居然比想象中更好。北房的堂屋里的洋摆设样样精致,富贵却不俗气,给人的感觉就跟老电影里的沪海洋房里似的。

要是拍电影的话,用来表现旧社会剥削阶级腐败堕落的场景合适了,比人造的布景强一万倍。

陈力泉则对墙角的老式留声机分外感兴趣。忍不住拿起那些黑胶唱片一张张过目。

听“糖心儿”说只要把唱片放在留声机里就能放出音乐来,他很好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说电影里常看,可从没见过。

“糖心儿”见他如此,就给他放了一张。

随着唱针在黑色胶片上滑动,周旋的金嗓子唱出了数十年前的动人旋律。

“浮云散,明月照人来,团圆美满,今朝最。清浅池塘,鸳鸯戏水,红裳翠盖,并蒂莲开。双双对对,恩恩爱爱,这园风儿向着好花吹……”

一曲《月圆花好》就像有人拿鹅毛掏人的耳朵眼儿似的,一下触动了人的情怀,展示出旧时光里那繁华似梦的魅力。

陈力泉慢慢坐躺在一旁的摇椅上,很快就听入神了。

洪衍武点燃了一根香烟,倾吐出淡淡的烟雾。然后故意地对依墙而立的“糖心儿”眨了眨眼。

“糖心儿”当然明白什么意思,瞬间绯红了脸颊,轻轻摇摇头,只对洪衍武报以含情脉脉的浅笑。

在透过玻璃照射进来的阳光下,她的脸和皮肤的边缘被映出白亮的荧光,把整个人的轮廓勾勒得愈加娇美。

《军港之夜》和《小白杨》委实堪称“红歌”里的优秀作品,又好听,又好学。

杨卫帆很快就学了个大概其,然后用吉他伴奏这么一唱,别说洪衍武和陈力泉相当满意,就连他自己都很有感觉。

紧跟着再拿录放机一播放刚才的录音,那效果也是杠杠的。一点不像业余水平,绝对够格参加全军汇演的。

这不但让杨卫帆信心大增,对洪衍武出的主意拥有了不少底气。洪衍武在他心里自然也增添了不少的文艺光辉。

虽然暂时还称不上什么词曲大师,到了让他来崇拜的地步。但洪衍武有歪才,脑子绝非一般人可比,杨卫帆却深信不疑。

想想看,在这个几乎所有革命歌曲都是慷慨激昂风格的年代,一个人居然能把枯燥的军旅生活通过歌曲,表达得这么浪漫,这么抒情。要说这不算有才华,那简直是昧心之语。

至于这歌儿会不会是别人创作的,洪衍武的剽窃?

杨卫帆根本就没有这种考虑。

这主要是因为当年人们有大量闲暇时光,许多人都自己创作歌曲解闷。而且这些“创作者”大多没有音乐常识,歌曲传播就是靠传唱。

这也是当年许多知青歌曲,和“流氓歌曲”在民间那么泛滥的主要原因。

其中倒不乏一些歌曲相当曼妙动听。像《南京知青之歌》、《罗马表》、《织毛衣》均属此流。

而杨卫帆和洪衍武接触以来,同样听过不少他“创作”的小调。

比如说用《喀秋莎》改成的《炖萝卜》。

“买四个萝卜,切吧切吧剁了,放在锅里,咕噜咕噜吧,没有花椒大料,就滴上几滴醋吧,酸不拉叽,就一起喝了吧……”

还有拿《爱情买卖》改成的《拍婆子》。

“拒绝被我拍,逼着我离开。你说已被别人霸占,眼泪掉下来。别拒绝我的爱,我一定把你拍。就算身负再多伤口,要把你多回来。圈子不是谁想带,想带就能带,先靠插子和皮带把份儿戳起来。婆子不是谁想拍,想拍就能拍。蹬上二八,揣着攮子,追逐你的爱……”

这些歌儿在杨卫帆看来都是又有趣又好听,甚至相当具备广为流传的可能性。

所以说,其实洪衍武早就“展露”过他过人的“音乐才华”。杨卫帆自然不疑有他。

更何况杨卫帆完全相信哥们儿不会骗自己,不会坑自己,要不是洪衍武自己的歌儿,绝不可能让他署名。

而有意思的倒是,在得了洪衍武这两首歌之后,杨卫帆自己却很有些不得劲儿。突然间对洪衍武大有愧对之意。

这是因为洪衍武曾电话告知他完颜老宅“半亩园”的情况,托他找门路跟“总后”的人打听打听,帮忙想想办法。

消息他如今倒是打听出来了,占房的单位是“总后”军需部下属的一个军用品工厂。

那厂子也不大,关键是要是想让这家工厂腾房,那至少也得军需部工厂管理局的局级干部说话协调。

他自己的关系顶多到副处一级,有点够不上啊。

当然,要考虑全方位的话,杨卫帆倒不是真没路子,周曼娜的父亲就是学院管理部的部长。通过这层关系那肯定能解决。

可要这样,他就得欠周家一份大大的人情,自然不想开口。

所以说啊,一方面是哥儿们真心真意帮他的忙。另一方面他不得不有负朋友所托,还能不自惭吗?

可没想到的是,当他硬着头皮把情况一说。洪衍武却很理解他的难处。

不但没怪罪,为打听到的具体消息谢了他。反倒让他别着急,说这事儿容慢慢再想办法吧。

这就更让他觉得人家够哥们儿,他自己差那么点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