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所言极是,明日一早便会为军师演练,只是目前还只经历过一些小范围的实战,怕是多有欠缺之处还需军师指点。”张辽欣然道,军事理论的创新不是立刻就能用于实战,也并非单靠训练就可以练的出来,必须要有实战的检验,二人也持着谨慎的态度!
“军师,此次徐州之战,管子平的飞燕军出忙常山之后与先登军配合打的就十分精彩,主公说过各军都要有所专长的确不假,那样的仗换了合的白虎骑可打不出来,但时间衔接和信号配合极有巧妙之处。”张合转变了话题,随着底盘越来越大,肖毅保证不了每一支主力都有仗可打,但对于战例分析是极为及时的,比如徐州之战的详情张辽张合已经可以得知,而看眼前张合的神情也知他对此举极为赞成,可以从中得到不少启发。
“集思广益,当有所进,隽乂说的不假,忙常山一战管子平将军的临阵指挥可圈可点,更为可贵的是飞燕军与先登军那些中级军官的随机应变,此事细细查之更有所得。”听了张合之言郭嘉也是连连颔首,中下级军官素质的增强是近几年来并州军最为显著的改变,经过南山武院的熏陶不光管亥这样的大将深有所得,那些校尉司马队长亦是随之增强。
说起此处张辽也来了兴趣,回城途中三人便就徐州之战的具体战役商讨起来。也会不断做出一些设想,假如临阵大将换了自己是否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而麾下将校又能否将之尽数贯彻下去?同时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加以应对?这样的战术总结在回城之后肯定还要继续,乃是军中参谋部的主要职责之一,就如战后及时总结详情一般。
讨论之中二将对于飞燕军统领管亥都是不吝赞赏之词,此就是军队,过硬的战绩是一切的根本!当然周瑜的统军之能亦是再一次得到了证实,主帅的正确决定和时机选择也是胜利的关键,而管亥对周瑜,飞燕先登将校对管亥,都要有根据眼前战况进行协调的能力!这是必备的要素,毕竟通讯手段还算不上及时,随机应变就会变的更加重要。
夸管亥,夸赵云,但提起先登军张合却只是赞扬其反应敏捷战力坚强,始终不提麯义之名。说来也怪,这二人在军中就像是天生的对头,一个看一个不顺眼,两人之间除了公事就再也没有什么交集。郭嘉对此都是习以为常,亦懒得去劝,因为二人都不会在私下去说对方的坏话,也更不会对白虎或是先登有任何的贬低,按肖毅的话这也算君子之争!
当然张辽张合二将不知道的是他们总结出来的经验在徐州也有人使用,周瑜进驻小沛的人马除了赵云的白马西营之外,另外一支则是飞燕,先登二军和太原营的精锐混编。忙常山一战周瑜也看见了内中的好处,管亥与麯义对此并无异议,前番司隶,此次徐州,二将配合的都很默契,况且他们也很清楚小沛一地对于君候的意义所在。至于方悦的太原营全是肖族子弟编成,他们和广陵陈家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对双方的和睦很有作用。
进驻小沛之后,赵云和管亥一刻也没有放下对军队的训练,比之并州他们还要更加勤勉,原因很简单,想要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战力,地形也是关键的要素。为了今后可能的作战,他们要尽快去熟悉周边的地形和天气情况,大战不知在何时就会爆发。
东郊的练兵场上,两队人马正在厮杀,从双方激烈的拼杀之中你很难看出这是同袍在进行演练,除了兵器没有刃尖之外其余一切都与实战非常接近。这是一场一曲单位之间的攻防演练,白马营也派出了两曲骑兵前来参加,飞燕与白马的配合要日趋完善方可。
“子俊,看看飞燕白马二军如何操练你便知晓我丹阳精兵不足所在了吧。”校场西侧的高台之上,两名身穿徐州军军服的校尉正在仔细观察眼前的实战演练,确实丹阳精兵的统领陈具和其弟陈安。得知周瑜率军驻扎小沛之后他们便通过陈登委婉的向周瑜提出了观摩的要求,后者思考之后倒是表现的十分大方,此刻陈具双眼不离战场口中则是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