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2章 民心在哪里?

谢琅不解,“女帝什么意思?”

李汝鱼反问:“为何在女帝离开大凉前,我能够在仕途中不断连升,短短时日内,就是枢密院副相公,左散骑常侍,还权兼着兵部尚书以及北镇抚司的镇抚使?”

谢琅沉默着,缓缓的道:“不是欲让你兼国,自然需让你有兼国之基。”

没有足够分量的官职,何谈兼国?

李汝鱼摇头,“不是。”

谢韵在一旁轻声道:“以女帝的能力,不可能不知道赵晋的存在,也不可能不知道赵飒回了临安,她之所以不管不顾,一者是给赵室留一份仁慈,毕竟她也是赵室的人,其二么,很可能是给李汝鱼留下的余地,让李汝鱼不至于一败涂地。”

李汝鱼点头,“确实如此。”

“所以女帝不断拔高我的官职,看似是要兼国,实则是将自己推到赵室的面前,成为一个醒目的活靶子,如果我执意要和赵室硬撼,很可能得不偿失,最终成为那个失败者。”

“反之,女帝给我留下的余地,让我有了更多得到民心的机会。”

“女帝,正是看透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这一点,才会如此行事,她在通过这件事选择,是赵室得到民心章国,还是我李汝鱼得到民心,改变国祚!”

“如果是前者,女帝将来归来,既然是能到民心的赵室,自然也会善待女帝。”

“而如果是后者,对她自然更好。”

“女帝留下的这个局,其实无关乎她的个人感情,而只在意一件事——”

“天下黎民。”

“得民心者,自然能延盛世,天下黎民才能得以继续享受盛世之辉。”

“从这一点来说,她不愧为千古女帝!”

这番话已经是大逆之言。

然而谢琅、谢韵和谢长衿眉头都不眨一下。

既然李汝鱼有野望,这就是迟早的事情——改换国祚有什么?

又不影响陈郡谢氏。

实际上改朝换代,对世家而言,影响很大,但不致命。

李汝鱼继续道:“所以,女帝走后,我在朝堂之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不争,不抢,不辨,坐看赵室各种运作。”

谢长衿恍然大悟。

谢琅也隐然明白,谢韵则颔首:“这貌似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李汝鱼长呼吸了一口气:“如今的民心,大部分还在赵室那边,只要赵晋不出昏手,就这么僵持下去,我必然有失败的一日。”

谢长衿摇头:“赵晋如果是那位,他不可能坐视局势僵持,必然是要尽快出手解决你,其后,他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将大凉掌控在他手上。”

谢韵点头:“所以赵晋如果真的强势出手,只要你运作得当,赵室必然会失去民心?”

李汝鱼点头,“正是如此。”

这也是体内那位千古一帝给自己分析的最佳后续。

谢韵有些不解,“可就算如此,你的民心又在何处,赵晋若是出昏手,你和他必然一战,很可能导致沙场烽烟,如此哪还有民心可言?”

李汝鱼笑了笑,“是啊,我的民心在哪里?”

忽然起身,对谢长衿,对谢琅和谢韵轻声道:“今后这段日子,陈郡谢氏会备受打击,甚至也可能出现举步维艰的局面,皆是受我之累,请海涵。”

谢琅哈哈大笑,“就一句,小小能幸福吗?”

谢韵欲言又止。

谢琅的心中,可以抛弃整个陈郡谢氏,只顾谢晚溪一人,但他谢韵做不到。

李汝鱼看在眼里,道:“我在,无人可欺负小小。”

谢琅笑了。

李汝鱼又道:“我在,陈郡谢氏依然是陈郡谢氏,哪怕有乌云罩顶渐无声之时,然乌云过后,便是漫天云彩霞盖楼之日。”

谢韵笑了。

谢长衿却有些担忧:“所以,你的民心究竟在何处?”

李汝鱼不打算藏私,道:“女帝临走之前,留给赵室一分仁慈,给了我兼国的官场分量,并非全无半点私心——”本想说,女帝心中并非全无自己。

但今日是自己和小小订婚日。

眼前这几位不可能看不出来,女帝对自己的隐晦的特殊情感。

所以只好用私心来替代。

继续说道:“她留给我的余地,就是让我有获得民心的空间。”

四个字。

一字一句的道:“以退为进。”

哪怕因此,自己要不断被贬官,甚至被外放到地方,也在所不惜,一切,皆为了那两个字。

民心!

而且——

自己退得起!

半夜起了个大早。

要上朝。

虽然佳人在畔,李汝鱼还是按捺住了内心的骚动,在阿牧的侍候下穿衣洗漱,吃了些清淡早食,然后出门去上朝。

也无风雨也无晴。

本以为大凉赵室会和李汝鱼快速撕破脸皮,然而朝野之间出乎意料的安静。

李汝鱼不争权。

赵室不进逼,双方似乎打算就这么和平共处下去。

其实这在情理之中。

赵室被女帝打得没有一点脾气,这些年哪还有实力可言,需要趁这段日子恢复,而李汝鱼表面上不动声色,实际上也有许多动作。

不过不为人知罢了。

双方都知道短期内打不起来,彼此都需要时间消化,赵室需要拉拢朝堂和地方势力,而李汝鱼需要彻底将大凉铁脊军上下掌控。

而一旦开打,那就是你死我活不死不休的局面。

很快,大定元年的年关逼近。

这期间,坤王赵飒越发有兼国风姿,连左相宁缺都被压迫得有些喘不过气,右相周妙书更是在朝中大肆拉拢群臣。

赵室的势力,以野火燎原之势蓬勃发展。

年关时,天下皆休。

临安城里,大小官吏皆休假,好在临安为官的官员,家眷双亲大多早就搬迁了来,不需要长途跋涉回家省亲。

毕竟当一个京官,只要脑子不笨,几年之间还是能在临安买一座院子。

当然不是靠薪俸。

实际上这种事历朝历代皆如是,只不过君王睁眼闭眼不愿意管而已,当官的都不能吃饱喝足,谁还给你卖命工作?

不怕你贪,就怕你不做事。

比如,你要贪墨,那总得有项目吧,比如南北大战结束之后女帝还没走之前,工部那边说便于运送两朝掌控广西一带,提议扩修官道。

女帝准了。

其后户部拨款,工部执行。

花费的银子倒是不少,有些钱不明不白的不见了,上下皆明白怎么回事,但女帝在看过官道后,便决意不追究。

官道还不错!

既然能修一条好官道出来,那喂一些官吏也无可厚非,况且这件事动用了不少民夫,为大战之后的民生恢复做出了一些促进。

也算好事。

当然,那种大贪、巨贪例外,或者说敢于贪墨赈灾、抚恤款项的官吏,大凉历朝君王,对此都是严惩不贷。

轻者流放,重者杀头。

不过纵然如此,顺宗朝时,也有不少巨贪,女帝登基后,手段雷厉,倒是罕见巨贪。

也不是所有京官都贪。

有不少两袖清风的官员,只能在临安租房,春节大假之前,便有不少边缘部门的官吏请假,回老家探亲,长的两月,短的也有十七八日。

是以年关一来,临安城便安静了许多。

谢府却很热闹。

今日是谢府小姐谢晚溪和李汝鱼的订婚之日,整个陈郡谢氏在临安的家族人员,尽数到齐,连远在陈郡的谢家老一辈中,那位算起来还是谢琅叔父的老爷子,也在一月之前出发,三天前赶到临安。

这位老爷子如今已不执掌陈郡谢氏。

陈郡谢氏真正的话语人,是以右相之位致仕归家养老的谢韵,他当然也来了临安。

蜀中的谢长衿也回了临安。

徐秋歌没来。

她怕来了临安就回不去蜀中。

这是一桩美谈。

如今天下无人不知,李汝鱼便是剑道高高在上的英雄。

而陈郡谢晚溪,早几年被女帝誉为大凉雏凤,又是那位谪仙人的关门弟子,民间更有传言,陈郡晚溪,准定是要文道成圣的人。

远在当初的才女江照月、柳隐之上。

英雄配美人。

自然轮不上一些妖魔鬼怪来反对。

更何况这桩婚事的冰人,来头之大也是让人咋舌。

冰人,即媒婆。

只不过这桩婚事的媒婆不是油嘴滑舌的媒婆,而是一位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儒将——大凉枢相公!

枢相公为媒,这是何等荣耀。

只不过略微遗憾的是,李汝鱼没有亲人,所有事宜大多是谢府操办,夕照山府邸那边,阿牧和苏苏操持的都是些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