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唐诗的十四剑。
这片天地黑幕,就是剑。
此剑不穿人心。
但却能将人活生生的压迫至死,将血肉挤压成灰烬,没有什么能阻止这一剑的压迫,因为它已经不是人力所为,甚至说,这一剑已经凌驾了青衣唐诗。
唐诗刺出了十四剑。
但当她刺出这一件时,十四剑便成了自主之剑,接下来的剑势,便是剑在人上。
这一剑,不属于人间。
是大道之剑。
从黑幕出现的刹那,就注定了一个结局。
剑中之人,唯有归去。
归何处去?
地狱。
而自己已经置身在唐诗的剑内,这是一道看不见却无处不在的剑,这一片黑幕是看得见的,但不能刺穿,而剑是看不见的,更无法刺穿。
无妨。
李汝鱼伸手,掌心处出现一枚寸长的小剑,剑尖向下,缓缓旋转。
浩然青气所成的小剑。
春秋之剑。
在这片无尽的黑暗里,春秋小剑是唯一的光点。
但这还不够,毕竟唐诗的十四剑,已经凌驾在人之上,不属于人间。
那么单凭人间的春秋之剑,难破这黑幕。
李汝鱼轻呼了一声:“请陛下。”
于是陛下应声。
“朕在!”
一声朕在,霸气无双。
脑海里的天地之中,便似低空炸响的闷雷,整个世界都在颤抖跳动,杀神、刺客、书生,乃至于那位叫浮生的异人,浑身都颤了一下,根本压不住内心深处的尊崇和膜拜之意。
俯视脑海里这片天地的李汝鱼,看见了披甲将军白起跪地,看见了盘膝而坐的刺客荆轲起身,亦看见山巅读书人弯腰为礼。
更看见了那个茫茫然不知如何是好的异人浮生,最终还是学那书圣,弯腰作礼。
如见君王。
于是脑海里的那正片天地之间,皇气浩然。天地之间起龙起卷马长嘶,仿佛有千军万马在奔腾,又仿佛有一片血海肆虐着一片偌大的江山。
恍恍然间一条金龙在这片天地间龙啸九天,盘舞于天穹云霄里,金光万丈。
天穹之上的黑幕里,大帝现身,金色虚影所构。
与李汝鱼并肩而立。
既是千古大帝,岂能居于人后?
大帝遍体闪耀着濛濛金色光华,宛若一轮黄色明月悬空,又有金光游走化龙而缭绕,龙气纵横捭阖,君临之姿人间无双。
这位千古大帝常人身高,依然看不清容貌,但却给人一种顶天立地之感,毫无情绪的眸子里闪耀着无尽霸气——那是绝对上位者拥有的气质。
俯视天下。
仿佛天下万物,乃至于世间人物,仙人以降,在那双眸子里都是蝼蚁。
君临之姿,龙威凛凛。
睥睨人间。
大帝手中亦有剑!
以天下江山为鞘,以满朝文武为剑脊,以世间黎民为剑身,以万千青血将士为剑锋,以厚重历史为剑锷,以人间太平为剑穗。
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东海,带以燕云,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秋,行以秋冬。
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此剑,匡诸侯,天下服矣,万民臣矣。
此剑,君王之剑!
朕在,则剑在,就算这不是朕之重鼎所在的天下,就算这个天下又另有千古女帝,但朕无论在哪片天下,都是那人间千古难得一见的大帝!
朕就是朕,不可更改!
李汝鱼心中大定,君王之剑立人间而洒光明,能破唐诗这黑幕一般的剑十四否?
何况还有春秋之剑。
春秋之剑写春秋,如何写?
当然是借天下亿万黎民之剑,借亿万黎民之人心,如此才能一剑写出一个春秋。
春秋,本就是亿万黎民的春秋。
于是邀了春风、请了大帝的李汝鱼轻呼一声。
剑来。
仙王弃剑势,剑从天落。
直奔大河。
先触血色长剑,一声铁钉落地的声音,脆响中,血色长剑如玻璃破碎,化作无数点荧光迸散四野,目不暇接的凄美让人心旷神怡。
落下之剑,再触大河。
青色大河。
一瞬之间,席卷逆流而上的青色大河惊涛拍岸,如卷千堆青色雪,汹涌翻滚如有鲸群。
亦是一瞬间的事情。
大河突兀的凭空消失,仿佛从没出现过。
那柄剑亦消失不见。
天穹白玉京前,青衣仙王腰间,又生佩剑,仿佛从始至终就没弃剑一般。
青衣唐诗看着手持锈剑的李汝鱼,沉默着说了一句果然还是需要十四剑。
眉梢尽喜意。
练剑十余年,终于能出这第十四剑。
岂能不喜。
这正如怀璧之上孤芳自赏,美则美矣,却终究有些寂寞。
李汝鱼锈剑归鞘。
盯着唐诗:“请!”
你出第十四剑,我还有把握能接,可你不是剑道圣人,不信你能出第十五剑,出不了十五剑,则谁也阻止不了我杀赵长衣。
唐诗深呼吸了一口气。
反手从护身的不动明王手上摘下那柄剑,于是刹那之间,形成不动明王的流光如被鲸吞,尽数如水流一般流入那柄剑中。
下一刻,这位欲出第十四剑的女子却没出剑,身影摇曳,竟然凭空消失。
所有人抬头望天。
天穹白玉京前,青衣唐诗一步走入那青衣仙王之中,合而为之。
俯视天下。
所有人皆心头一震。
剑道成圣了?
只有李汝鱼清楚,唐诗并没有成圣,只不过这十四剑,是唐诗亲自执剑出手,不再是先前那般,剑出引异象而杀敌。
所谓万象,即是如此。
此刻唐诗执剑出剑,便是即将突破万象巅峰,真正达到了夫子和剑魔独孤那个层次。
不为圣,杀里却可斩圣。
然而我李汝鱼何惧?
轻笑一声,剑在天上,那我李汝鱼便于天上破你十四剑。
这一次,李汝鱼不请将军、杀神,亦不请刺客。
却转身向着圣人庙的方向,微微弯腰,以读书人之礼见过,轻声道:“先生,可邀春风一用。”
圣人庙畔,刚从山巅下来,走在山体上那条小道上的范姓庙祝笑眯眯的对身后的道姑聂隐娘说道:“你看你看,怕什么来什么,那家伙果真要找我要春风。”
那便借罢。
我虽圣人,亦在红尘,自是愿这天下早日安宁康和。
范姓庙祝大袖一挥。
身影绰约消失不见。
大凉有圣人,谥文正,乘鹤仙去,归于观云山。
观云山有老松,圣人手栽之。
此际,那颗如读书人坐而捉书的老松,枝丫摇摆,恍恍然间,有清光一闪而没入老松之中,旋即似有人从老松里跨步而出,化作一阵清风,拂向人间。
天地之间,清音一阵。
万古功名有天命,浩然携手上春台!
宛若仙人语。
层层叠叠回音荡漾,天下皆闻。
骤有春意生,骤有春风起,吹过千山万水,拂动人间流云,漫上高山大岗,卷平草原雪山,吹皱东海天水,亦吹散了锦官城王府里的遍地尘埃。
大凉天下,人间遍地春花开。
春意更浓。
锦官城王府之中,李汝鱼一句可邀春风,便有春风来,于是乘春风扶摇直上成一线,直上九天,立身青云之巅。
李汝鱼负手,佩剑。
立于云端,脚下游紫鲲。
紫气漫天!
在圣人庙畔的石庙镇长街上,和半佛半魔的郭解一战,李汝鱼曾在圣人春风之下,短暂跻身过谪剑仙之境——所谓谪剑仙,大概便是如今女帝定规矩之后的万象境巅峰。
当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