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黄忠的奇袭 上 (五千字大章,两更合一)

三国之龙图天下 拾一 5899 字 11个月前

这一句话她每天都会说两次,开战的时候说一次,鸣金收兵的时候她又说一次,但是在无数的将士心中,但是却是一次比震耳欲聋。

“吾等誓死捍卫南乡!”

“吾等誓死捍卫南乡!”

跌落的士气,再一次振作起来了。

周仓站在旁边,他身上最少有四处包扎伤,却枉然不顾,他的目光始终坚定,对蔡琰他不仅仅是感激,更多的是尊敬,打从心底里面的尊敬。

蔡琰能上城头,已经帮了他的大忙,如今数日如故,始终屹立城头,就好像一根擎天柱,撑住了南乡的战场。

他深呼吸一口气,低喝起来:“诸位将士,立刻打扫战场,然后吃饭休息,保持体力,明日必又是苦战,主公在汉中为我们谋取活路,夫人亲自坐镇城头,吾等决不能辜负如此信任,哪怕倒下,也要在他们撤兵之后再倒下!”

“是!”

“是!”

将士们迅速的动起来了。

……

城外。

“已经足足三日了,他们明明已经剩下最后一口气了,为什么我们还攻不过破这南乡城?”

南阳军士气越发低落,都尉雷薄在营中大发雷霆。

这几天的强攻,他几乎战损超过三千将士与城墙之下,但是却始终无法踏入半步城头。

“都尉大人,城中守军太顽强了,而且……”

陈兰浑身染血,俯首在下,低沉的说道:“此城军心不可摧!”

“军心不可摧?”

雷薄怒喝:“凭他们区区数千的兵力,何为军心不可摧?”

“这些日,城墙上发现了一些生力军,虽这些人皆为新丁,不善作战,而且手忙脚乱之人比比皆是,可放眼一看,必为城中青壮,城中青壮皆上了城墙,而且有如此斗志,便可知南乡城已上下一心,除非我们能把他们赶尽杀绝,否认哪怕攻破城墙,依旧难破此城之防御!”

陈兰阐述说道:“最重要的是,明侯夫人亲自坐镇城头,除非我们能射落这一面振作城中士气的旗帜,不然这就是天坠,越不过去!”

哪怕是敌人,他都不得不敬佩那个明侯夫人,大无畏的斗志,把他们数万兵马御在城外。

“可恶,可恶!”

雷薄眸子瞪大如铜铃,眼神之中散发这不甘心:“一个小小的女子,居有如此力量,实在可恶!”

这一战,他们付出了这么多,动用了整个南阳郡的兵力,倾尽了南阳的战略储备,却被挡在了南乡之下,他实在不明白,明明牧景不在,牧军主力也不在,城中为何有如此斗志顽强抵挡。

他认为城中的伤亡不在他之下,可城中依旧挡住了。

“报!”

突然,营帐之外马蹄声踏踏而起,一个声音叫喝起来了。

“怎么回事?”雷薄抬头,看着营门之外。

“都尉大人,南阳急报!”

“传进来!”

“是!”

一个身上插着令旗的传令兵快步走进来,跪膝在下,双手行礼之后,急躁的开口说道:“都尉大人,冠军遭遇不明敌军进攻,留守之将,尽被屠戮,城中储存粮草尽失!”

“什么?”

雷薄怦然站起来,眸光凝血,冷喝一声:“什么时候的事情?”

“两天之前!”

……………………

……

南阳郡。

东山。

这山脉延绵南阳西部,直入汉中,连接两个郡域,栈道是沿着山腰建立的,一座山连着一座山,沿着栈道可以走少很多冤枉路,而且也道路也好走和平坦一点。

一支兵马驻扎山脚之下。

“将军,斥候最新打探出来的行军图!”

“收起来,东山所有的行军图都要保存好,日后是开拓山路的根本!“

“诺!”

“杨奉,去南乡打听的斥候回来没有?”黄忠咬着一块硬如铁块的干粮,询问说道。

“还没有!”

杨奉想了想:“但是应该明天早上之前有消息!”

“那我们就在这里休整一夜,等待他们的消息到来,再做打算!”

黄忠看了看天边坠落的金乌,夕阳的余晖还在映照天际,他深呼吸一口气,心中有了主意,沉声说道:“虽说兵贵神速,但是长途奔袭我们需要要保存足够的战斗力,让将士们立刻埋锅造饭,然后休息!”

“诺!”

众将拱手领命,开始安排将士们去扎营休整。

长安驿站。

“臣,谢主隆恩!”伊籍俯跪在地,双手微微的拱起,举过于头顶之上,毕恭毕敬的从宦官张宇的手中把这一份圣旨接下来。

这么多天,他等的就是这一份圣旨。

如今的朝廷,影响力大不如前,天下诸侯割据,大多手握重兵之臣,皆无视朝廷圣旨,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大汉四百年的底蕴影响,天下仍为汉室。

汉室作为正统,圣意之下,不管尊不尊,首先能让民意拥护。

就好像如今的汉中。

牧景以明侯府下达了一份政策,与朝廷以圣旨颁布下来的政策,百姓接受的程度远远不一样,尊朝廷者,始终比尊明侯者多,这是大汉立朝数百年来的影响力,深入民心。

这也是伊籍冒险入长安的缘由所在。

“伊使臣,陛下让奴婢告诫你一句话,圣旨既已下,汝当尽快归去复命,长安非久留之地,当好自为之了!”

宦官张宇把圣旨放在伊籍手心的时候,突然俯首下来,用轻轻声音在伊籍耳边,说了一句只有伊籍才能听得到的话。

“多谢张常侍的提醒!”

伊籍闻言,猛然抬头,瞳孔微微张大,但是他的神色很快就恢复正常,小声的回了一句,然后从衣服里面拿出一根金条,不留痕迹的塞在了张宇的手中。

此行长安,牧景可准备了大出血,为了让伊籍上下打点,他可是安排了不少人送钱来,这些日若非他上下打点,也不能安然的在驿站之中。

朝中宦官,虽失十常侍的

“那奴婢就回宫复命了!”

张宇笑眯眯的把金条藏于袖子之中,转身离开。

“恭送张常侍大人!”

伊籍礼数做足了,最少把这个张宇哄得很高兴。

当张宇离开之后,伊籍的面色刷一下直接有些变了,他死死地握住了手中的圣旨,低喝一声:“来人!”

“伊大人!”

在殿外保护的十余人围上来。

“你们立刻去准备马匹干粮,我们要马上就离开长安!”伊籍说道。

“现在离开吗?”

军侯叶苏闻言,微微的皱眉:“伊大人,看如今的天色,恐怕快要入夜了,估计很快就要关闭城门了,从这里到城门,我们最少一个多时辰,根本来不及出城啊!”

“必须马上离开!”

伊籍死死地握着圣旨,张宇不会无缘无故提醒他,必然是有什么变故,所以他不敢逗留片刻,得了圣旨,任务完成了一半,另一半,那就是要他安全的把圣旨带回去,才算是彻彻底底的把这一次的任务离开。

他来回踱步,沉默了很久,才停下来,面容越发的坚定,沉声的道:“此事虽成,可是夜长梦多,天子允之,非朝廷允之,若有人出尔反尔,不能反朝廷旨意,唯有灭吾等之命,吾等危也,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我们必须要立刻离开长安,就算不能立刻离开长安,也要离开驿站,不能给他们机会下手!”

“明白了!”

叶苏闻言,浑身一颤,顿时拱手说道:“如今出城恐怕有些难,我们在长安也没有多少人脉,短时间之内疏通不了城门,不过既然驿站待不住了,我们可以先换一个地方,待明日早晨,一早出城!”

“立刻去安排!”

伊籍点点头。

…………

……

汉中。

一场如火如荼的春耕大战正在上演之中。

“这个明侯大人还真是一个好人!”

“又送给我们农具,有送给我们种子,本以为今年肯定赶不上春耕了,恐怕要挨饿了,可没想到明侯大人这么大方!”

“要是早有明侯大人如此仁义之辈当家做主,吾等何必去信奉那五斗米教!”

“听说明侯大人还派出了兵马,帮助一些没有男丁的家庭耕种!”

“老李头,你也不必埋怨人家明侯的将士了,你家老大老二战死沙场,那是打仗,无可奈何,现在人家还派人帮助你耕种,要不然你全家都得饿死了!”

“七婶,听说你家的粮种可是免费领取的!”

“……”

在一片热火朝天的春耕之中,百姓当然就是主力,但是数万的兵丁帮助之下,他们更快的开垦了田地,赶在春耕之前完成播种,这让百姓对牧军再一次改变了印象。

天下战役,入侵者无论什么借口,终究是带来了战争,不受当地人百姓之拥护。

如同如今的汉中,张鲁败了,百姓不见得有什么反应,但是牧军强势入侵,带来了战争,百姓是抱有怨言的。

但是现在随着牧景的春耕行动,不惜动用军力去为百姓耕种,这等行为打开了不少百姓的接纳之心,百姓永远都是最为纯良的一群人,他们不记仇,直记恩,谁能让他们生活更好,他们就拥簇谁当家做主。

“这八百亩,必须要全部种植上水稻!”

南郑城外,一块盆地之中,无数的百姓正在劳作,牧景站在旁侧了山坡上,放眼看过去,坚定的说道:“这可能是南郑最肥沃的地方了,要是荒废了,那就太可惜了!”

“可是这片地,有一半是城中许氏的!”

柳陵在旁边低声的道:“许家虽因为支持张鲁而入罪,可并未抄家灭族,只是家主和几个家族主事被押解牢狱之中,家族之中群龙无首,人心煌煌,才无心耕种!”

“他们不种,我们就种啊!”

牧景淡然如斯。

“如此一来,会不会引起各大家族的反感,毕竟土地耕田乃是他们的根,我们夺了他们的天地,他们岂会这么容易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