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甄选教官 四

三国之龙图天下 拾一 3199 字 11个月前

但是他的才学却不简单。

舞阴县之中曾经有一个士族感觉他才学不凡,想要邀请他族中子弟的教习,但是最后他拒绝了,这个士族就感觉有些落了面子,于是乎就来一场读书人之间的斗争,儒家辩礼。

读书人,满腹经纶造就口舌生莲,口舌就是刀,口舌就是剑,刀光剑影之中,一张嘴能把人说死,也能把一个人说说。

而道理就是越辨越明。

所以就有了儒家辩礼。

儒家辩礼,就是读书人之间的干架,不见血的战斗,胜者可得无上荣誉,失败者会身败名裂,一言天堂,一言地狱。

蒋路以一人激战士族派出四个儒者,这些儒者每一个都是的舞阴县城之中享誉士林的儒者。

而且他赢了。

自此之后,他被誉为舞阴士林,寒门第一人。

“公子倒是对某甚为了解?”

蒋路微微眯眼。

这少年给他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咋一开始,有点世家子弟的排场,可是仔细感觉,倒是有点上位者的意思。

“上门做客,岂能手中无礼,小小礼物,不成敬意!”牧景挥挥手,谭宗把手中的锦盒送上。

“无功不受禄!”

蒋路皱眉,并没有接上,而是冷冷的道。

“这礼物我可是挑的很内疚,先生不看看!”牧景微笑的道。

“公子所谓何意?”蒋路不为所动。

“我想要邀请先生为我教导学子!”

牧景开门见山的道。

“请恕我难以答应!”蒋路摇摇头。

“先生不考虑一下!”

“士族之中,读书人颇多,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公子何必强求?”

“先生何以以为我为士族中人?”

牧景楞了一愣,突然想起来了,自己身上穿的衣服好像是张恒那厮的绸缎庄送过来了,还挺珍贵的,看来是被误会了。

“难道不是吗?”

蒋路皱眉,他可不认为寒门士子之中,有如此年轻而又有如此气度的少年郎。

“在下先介绍一番!”牧景拱手:“某名牧景,字龙图,来自城外景平村,吾父牧……山!”

“黄巾贼?”蒋路面容微微一变。

舞阴县城,城南,四方里。

四方里的涵义是四方云集而来的人,居住在这里的大部分都是舞阴外地流亡至此的。

近些年来朝廷管理混乱,地方起义之势禁而不绝,特别是自从黄巾起义之后,各地的匪类,有点实力的就挂黄巾之名,大义凛然的起义攻打县城,一旦打战,受苦受累的自然是普通老百姓,各方流离失所的人多不胜数,一个地方活不下去,只能继续前行。

有些流亡至此,想要安定下来,但是他们没有田地,大部分都只能去做佃户和长工,不如郊外村落贫农还能有几亩地,他们没地没房,只能蜗居在此。

一个小院落。

这个小院落闹中取静,看起来不过只是茅草搭建而成,但是却颇有雅致的韵味,周围以篱笆围起来,院落之中,一颗大榕树屹立,榕树之下,稻草织造而成的草席铺在地面上,几个方木案几摆上,案几之前,坐着五个约莫小孩子。

在孩子们的前方,有一个穿着布衣儒袍的中年人,中年人看起来年纪不是很大,但是两鬓已经发白,一身布衣虽然有好几个补丁,却显得很干净整洁,头发整齐,以木簪髻起。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几忌惮也!”

布衣中年的手握一卷竹简书籍,摇头晃脑的念叨。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几忌惮也!”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几忌惮也!”

堂下五个个孩童,年纪最大的只有八岁,而最小的那一个,六岁不到,只有五岁而已,而且他们都是寒门出身,读书不久,让他们理会其中意思,是不可能的。

但是他们跟着读倒是很认真。

“好了!”

布衣中年连续读了几番之后,收起的手中的书籍,然后对着孩子们道:“今天上午就教到这里,中午回去之后,你们要好好温习,下午上课,先生要抽背的!”

“是!”

几个孩童站起来,躬身行礼。

年长的孩童行礼之后,从案几下面,拿出一个小竹篮,竹篮之中有五个鸡蛋,他走上前,递给先生:“先生,这是我家母鸡生下的鸡蛋,还请先生不要嫌弃!”

他们都是附近了居民的孩子,家中贫穷,交不起束脩之礼,平日只能以一些鸡蛋,青菜,作为补偿。

“好吧,谢谢陈修同学!”

布衣中年没有拒绝,收下了这一份心意。

下课之后,其他四个孩童已经收拾了一下书篓子,离开了院落,只有一个年岁最小的孩子,有些昏昏欲睡,正想着趴在案几上的睡过去。

“蒋三!”布衣中年突然一怒,声音洪亮。

“爹!”

虎头虎脑的小孩条件反射的跳起来了,活脱脱的一个小猴子,他此地无银三百两,大喝的道:“我没有睡觉!”

“哼!”

布衣中年冷然一哼,丝毫没有做先生的仁慈和宽容,只有怒火燃烧的暴怒,怒吼一声:“蒋三,给我在这里站着,站一个时辰的时间,不然不许吃饭!”

“哦!”

这个孩子倒是没有畏惧,他低着头,悄悄的,悄悄的,打量了一下父亲的怒容,在看看父亲手中的鸡蛋,有鸡蛋吃?这他心中一想,还是站站吧,不然父亲要生气了。